“當然是陛下啊!”長隨回答。
賈璉那個心吶,別提了。
——我那木頭一樣的二妹妹你在想什麼呀!
但一想,迎春應該沒那麼本事把事情幹成,約莫這事兒還有元春牽線。
可大姐姐也太糊塗了!
我不是不贊同二妹妹嫁宮裡去,可不能被陛下收了啊!陛下他老了!他還能活幾年啊!何況你已經嫁陛下了,咱們家何必再搭上一個女孩?
但這個事兒,也輪不到賈璉嫌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既然得了這樣的恩寵,哪怕只是個貴人,榮國府上下帶了品級的都要入宮謝恩。
宮裡,元嘉帝的大小妃嬪們也少不得來恭喜迎春——人民群眾心明眼亮,誰不知道賢德妃是太上皇硬摁給陛下的,未必得陛下多少喜歡,但賈貴人可不是。
太上皇和皇太後已經很久沒有管過陛下的後宮了!
別問,問就是都卒中過的人了,就這半截入土的身體狀態,再敦促他開枝散葉那還是人嗎!
所以賈貴人得寵哪怕多少有點賢德妃推薦的成分在,但更多的絕對是陛下自己也樂意,而陛下一旦樂意,那就是條狗,在宮裡也是可以封爵的。
但迎春還是一如既往的溫柔靜默,甚至有些木訥,妃嬪來恭喜她,她紅臉低頭,皇子來拜見賈娘娘,她急忙起身“如何使得”,元春給她擋了絕大部分的應酬,累得半死回來看看啥也不懂的妹妹,突然覺得真是自己欠她的。
確實,元嘉帝已經是這個德行了,很沒有必要再在他身上賠一個女孩。
……但迎春出宮更糟糕啊!
是賈赦能給她做主還是賈璉會給她找個好人家?
又有什麼人家容得下一個既沒辦法主持中饋,也管不好自己手下的丫鬟,婆子們吵起架來,她能在一邊看太上感應篇的木頭?
還不如留在宮裡,太子那邊就不要推薦了,迎春這樣的不夠蘇瑾一勺燴的,八皇子也算了,黛玉救過元春救過賈家,給她添堵那屬於白眼狼,可不就剩下元嘉帝了嘛。
也考慮過元嘉帝的壽數,但哪怕元嘉帝立刻就死了,迎春成為太妃,好歹還能混個衣食無憂,好過在別人家裡因為太面團了被婆婆磋磨被丈夫嫌棄。
想是這麼想,可是作為姐姐的所有情分,都在這丫頭連和妃嬪皇子們說句漂亮話的能耐都欠奉,等自己應酬完了回來,她也不知道說上一二句貼心話,只起身喊了一聲“姐姐回來了”。
元春能咋辦呢,只能默唸是親妹妹,總不能打死他。
問:就這樣的姑娘,元春若推薦,元嘉帝卻不過情面收用了還可以理解,收用完了不給名分,或是給個末流的答應也屬尋常,怎麼說給就給貴人了?
因為迎春懷孕了,該說年輕就是好,一發入魂,懷相安穩,連人臉色都紅潤有光澤,看著喜慶極了!
元春知道這個訊息的時候眉頭都跳了跳,更不要說元嘉帝是如何狂喜——話說,卒中之後,竟然朕還有這個功能?
也就是榮國府已經有一個賢德妃了,不然憑這個喜訊,迎春喜提一個妃位都毫無壓力。
父子之間還是要保留一點私人空間的,於是太上皇沒好直接調侃元嘉帝,只和皇太後唏噓:“你平時沒事,也多勸老四保養保養,這不是一保養,孩子就來了麼?”
太後:“……”
太後覺得孩子都五十多了我還要管他一輩子不成?我也快七十了!抱重孫的年紀你還要我管兒子的房中事?
但總體上,這是一件喜事,元嘉帝這幾天出入時都帶風,看太子太子順眼,看黛玉黛玉更順眼,仔細一想吳青霜這丫頭去廣州還算是奉的內務府的命,薛蜿搞海上貿易先搞海上護衛隊更是她的主意,如今能避免南安王戰敗之後的喪權辱國,黛玉簡直要記一大功。
那總得給人家點什麼吧。
太子對此表示認同,甚至他的建議比起元嘉帝來說更往前了一步:“父皇給林妹妹官職,要麼是內宮侍書,要麼是內務府大臣,左右未出皇宮,至如今文武百官仍視她為內官而非普通官員,可林妹妹難道要在宮中住一輩子麼?”
“那你的意思?”元嘉帝其實也覺得是時候了,不過官職元嘉帝還沒想好,既然兒子提了,便讓兒子順便給個建議。
太子道:“兒臣這些日子確實在想,其實林妹妹一直在遺憾未能從科舉出身,但……以如今而論,讓她去科舉,又去翰林院熬幾年,一點點上來,莫說父皇,兒臣也不想等。”
元嘉帝失笑,倒是也認同太子的看法——科舉不過是個出身,讀書人會把它很當一回事,但於掌權的君王而言,勳貴也好,科舉也好,考了狀元未必就會治國,靠祖上的功勞也未必就是混蛋,無所謂得很。
但這沒有解決問題啊:“問你的不是讓不讓她出宮考科舉,問的是究竟要她擔何職?”
“內閣自是要進的。”太子道,“但光做個大學士,也容易被人看輕了去,兒臣近日所想,她自入宮以來一直在幫父皇參議朝政,去哪個衙門都覺得可惜,左思右想,或是戶部,或是都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