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黛玉授官 可算出宮了!
南安王在廣州的日子, 豈一個焦慮了得。
他從來沒有把薛家放在心上過。
這自然來自於身份——薛家無官職在身,王子騰已自取滅亡,賈家早已獨善其身, 無非一個曾經入宮的才人,可那又管什麼用的, 這薛蜿無論是怎麼得的那林黛玉的喜歡, 也不過是小角色而已。
可小角色硬能咬死了他沒有能證明自己就是南安王的證據,有本事當他是海寇的細作不放他出島, 南安王於武力上本就膿包,幾個護衛看著, 他連偷偷溜出島的能耐都沒有。
更氣的是, 只有廣州知州上過島,兩廣總督和死了一樣, 從來沒有出現,自然也不可能來證明他的身份。
日子越過, 南安王越絕望。
因為元嘉帝喜歡有能耐的人,而太上皇對四王八公的眷顧與日俱減, 他要是能幹出點將功補過的事, 尚還有一線生機,若是什麼也不做……
南安王也因此用盡了自己所有撒潑打滾的手段,心理底線已經低到“我現在也不求薛家會把護衛力量拱手相送了, 放我離開這個島就可以”。
寶釵沒理他,連護衛都不和他說話的。
直等到北靜王來。
可北靜王也不愛見南安王, 更不幹那種辨別身份的事,甚至還教起了寶釵做人:“薛公子何必和那樣的人糾纏,他是南安王也好,不是南安王也罷, 左右不是內務府的差事,薛公子就是弄個囚車把他弄到京城去聽陛下處置,又有何妨呢?”
寶釵:“……”
寶釵心說你站著說話不腰疼,你是王爺還是欽差當然想幹嘛幹嘛,之前京裡傳來的訊息可是京中在琢磨嫁公主換南安王,我們小老百姓誰敢就這麼得罪他?
但,吳青霜若有所思,拉了拉寶釵。
寶釵:???
吳青霜就給寶釵咬耳朵:“檻送京師當然是開玩笑,但咱們當時怎麼就沒想到,弄上幾個護衛,不讓他跑,也不讓他見別人,只拿內務府的文書說押送要緊人物,好吃好喝把他弄京城去呢?”
也只能跌足嘆息——究竟吳青霜不是真正在政壇裡滾過的人,以她武將世家的出身,能想到“反正我不認那是南安王”就已經很超常發揮了。
不過無論如何,北靜王來了,問題也就解決了——他借了寶釵幾個護衛,分兩隊,一隊是光明正大將吳青霜先前俘虜了的海寇頭子送京師去,另一隊就悄無聲息地送南安王。
兩個定時炸彈送走,北靜王才和寶釵談起“華夏公司”的事。
論實質,其實無論是南安王要重建海防,還是北靜王要成立公司,說到底都是覬覦了寶釵費了好些心力才培養出來的編隊,不過北靜王確實比南安王要溫柔:“薛公子可以好好想想,三日吧,本王也在廣州玩一玩,薛公子想好了,到廣州城找本王便是。”
說完就走,不帶走一片雲彩。
倒讓寶釵覺得錯愕,送走了北靜王,在碼頭上和吳青霜並肩站了好一會兒,才往回走。
吳青霜輕嘆了一聲,拍拍寶釵的肩膀:“想開些。”
倒讓寶釵笑了起來。
有冷香丸壓制時,她做人做事多看利益,棄了那冷香丸之後,喘嗽之疾雖回來了,卻願意和人貼心了:“妹妹不用勸我,我出京時,林大人已經提點過,雖有武力,不示於人,方得長久,如今既然被人知道了武力,自然就保不住了,與其給南安王糟蹋了,北靜王爺說的華夏公司,倒有趣。”
“當真不怨?”吳青霜覺得寶釵的胸懷還真是被大海擴大了。
寶釵搖頭,碼頭空曠,四下無人,她說了的話都可以裝作沒說過,自然沒有什麼負擔:“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可我不過是想護著母親哥哥,並不妄想做那個有資格用玉璧之人,怨什麼呢?”
寶釵能接納吳青霜,她一過來就忙不疊把手頭的護衛隊給她,自然也能接納北靜王。
何況北靜王帶來的好處是“合法化”,這對於早就認識到在中原這片土地上經商,沒有權利庇護就只會是各方勢力眼中肥肉的寶釵來說,已經是極大的利好了。
吳青霜都要對寶釵刮目相看起來——究竟那個滿腦子“好風憑借力”的女孩,終於是自己成為了自己的好風。
薛家如今是嚴格地掌握在寶釵手裡的,所以像這樣的決定,都不需要和薛姨媽或薛蟠多商量什麼,寶釵自己決定就好了。
“華夏公司”的改造在寶釵的配合下,進行得十分順利,北靜王是個幾乎沒有架子的王爺,武藝也頗有兩把刷子,沒兩天就把護衛們訓得服服帖帖。
他又年輕,適應能力極強,第一次上船時吐了兩天,但沒幾日便適應了那飄飄蕩蕩的日子,還喜歡上了那一片廣袤無垠的大海,愉快地樂不思蜀起來。
當然,海貿也有讓北靜王心驚肉跳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