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不費工夫 就是顯得有點菜。
皇爺爺和父皇也不好裁, 別說他倆意見不一致了,就是一直對四王八公有所偏愛的太上皇,都頭疼。
憑慣性, 太上皇想保南安王。
憑良心,太上皇覺得南安王死了算了還給國家丟人。
所以, 面對太子的請示, 太上皇還嫌棄起來:“這不就是當年的賈代化嘛。”
元嘉帝一聽就懂了,但太子沒懂, 好奇地看他皇爺爺。
皇爺爺讓元嘉帝給孩子解釋一下——
四王八公也不是一直都這麼膿包的,當年寧國府的賈代化也是領兵的, 賈家二十房都出了許多男丁跟著賈代化出徵。
然後打光了所有人。
這種情況, 若是賈代化不能活著回來,國家就順理成章給他一個忠烈的諡號, 讓他的兒子不降等襲爵,國家再籌措軍隊也就是了。
但賈代化被賴大揹回來了, 以“自己挨著餓,偷東西給主子吃;得了半碗水給主子喝, 他自己喝馬溺”的方式。
彼時太上皇主政, 以太上皇對四王八公的容忍程度,都翻了好幾個白眼。
——你自覺一點體面了算了,你活著出現在朝堂上, 官員們彈劾起來,我是治你罪還是不治你罪啊!難道要我幫你體面?
而當年, 太上皇究竟是力排眾議保下了賈代化,但寧國府也徹底失去了太上皇的眷顧,從某種程度上看,寧國府和義忠親王綁得那麼深, 也是老皇帝靠不住了他們去抱新皇帝大腿的意思。
現在,太上皇希望南安王體面。
元嘉帝給兒子講完了故事,但他一點也不想保那些對他沒用的老臣:“父皇聽這意思,想這麼罷了?”
太上皇頭疼地揉了揉太陽xue,天人交戰了好一會兒:“還是讓眾臣議一議罷。”
元嘉帝頷首。
究竟倭寇是吳青霜擊潰的,寶釵的奏報也因此快了當地官員一步,當內務府的奏報展現在朝廷重臣面前時,所有人也都反應了好一會兒。
九門提督吳大人在場,吳大人一聽是自家女兒的壯舉,都悶笑了一聲。
可以,是我教出來的女孩。
然後等同僚們的目光都投了過來,吳大人唯有拈須微笑而已。
這種給國家揚眉吐氣的場合,再沒有眼色的人也不敢跳出來嚷嚷什麼“牝雞司晨”了,官員們都只t向吳大人投去欽佩的目光。
至於要不要換南安王……朝廷上慣常要分兩撥的。
不同意的理由是喪權辱國之人但凡要點臉面就當場自盡了,本來臣等就不同意嫁公主換南安王回來,那樣的酒囊飯袋換回來難道還能做朝廷棟梁嗎?
同意的理由嘛,拋開事實不談,南安王反正是沒自盡,他還是郡王,代表的是朝廷體面,他如今落到了敵人手裡,難道咱們不救嗎?
沒別的理由了。
實在是同意一派想保南安王為的也不是什麼朝廷顏面禮儀制度,不過是和南安王平日關繫好,不站出來說兩句話實在說不過去罷了。
兩派人馬的話都被記錄了下來,這事兒元嘉帝都懶得沾手,給太上皇放的話都是“父皇您說什麼就是什麼”,搞得太上皇罵了元嘉帝好幾回“滑頭”。
還是宜太妃勸回去的:“您這話說的,倘若陛下不讓您做主,自己就按著心意定了,您不也不痛快不是。”
太上皇還是覺得宜太妃的解語程度不如黛玉,還是讓太監給黛玉傳了話,想讓她來參謀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