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誰?
吳青霜?
吳青霜是誰?
並且吳青霜也不是率領的國家軍隊吧,那個什麼……薛家?
薛家又是什麼東西?
等把這一切捋明白了之後,素來開明的太子都沉默了。
不是,父皇,你咋偷偷揹著我們去鼓搗海上貿易呢這句劃掉)
不是,父皇,你偷偷去搞的海上貿易竟然還需要海上武裝編隊?還把編隊訓練得這麼厲害?
父皇是沒法兒質問了,太子看向黛玉,知道這海商的事,面前的內務府大臣絕對知情,沒準還在操盤。
並且黛玉沒有去給元嘉帝報告,直截了當就來找自己了,倘若這是元嘉帝的吩咐,那就是沒把自己當外人,倘若這是黛玉的選擇,那也代表了內務府大臣的善意。
無論如何,這是好事,肯定不能發脾氣,太子想了想:“薛才人的事,孤不過是在母後宮中聽了兩耳朵,究竟她是犯了什麼錯出宮,又是為的什麼成為的海商,妹妹好好與我說一說?”
這也是把寶釵從舊的權力中心轉到新的權力中心的意思,黛玉再無隱瞞,一五一十地說過了寶釵出宮始末,連她教寶釵的在海上行商需要有一定武力的事都沒瞞著,末了為了給寶釵表功,還特地說科舉時發給舉子們的錢來自何處。
太子聽得簡直震撼,許久,長噓一聲:“妹妹胸有丘壑,兄不及也。”
言語真誠,倒看不出什麼言不由衷。
黛玉謙虛了兩句,又道:“原本只是安心賺錢,也沒想和海寇或是和沿線的國家産生什麼爭端,可如今吳姐姐脾氣爆,打是已經打了,俘也已經俘了,該如何開交,還請殿下定奪。”
太子笑一笑:“我也不定奪什麼,這些日子皇爺爺和父皇為要嫁個公主的事已經是煩得發了好幾回脾氣,如今剛好讓他們開心開心。”
黛玉自然是要提醒的:“雖說如此,殿下也要備著兩位陛下問殿下的意見,殿下如何回話。”
太子看不上眼地哼了一聲:“他是死是活,孤左右不想沾染,要問孤的意思,權當他死在戰場上也就是了。”
黛玉其實也有這份傲氣,太子既有主意,她便不再多言:“殿下既已有主意,臣女這便告退。”
——至於你這個小媳婦預備怎麼給上頭“兩層婆婆”彙報,我就不插手了,你要想叫我也行,但你得自己開口。
彙報的事倒是可以先放放,太子其實更關心一個問題:“妹妹剛才說,沒想和海寇或是和沿線的國家産生什麼爭端?”
黛玉沒覺得這個是什麼重點:“對呀。”
太子不滿意了,搖頭:“其實,也不是不能嘛。”
黛玉:???
“國家承平日久啊。”太子唏噓起來。
眾所周知,“承平日久”後面要跟“文恬武嬉”,反正不是什麼正經詞兒。
黛玉警惕了起來,問:“殿下的意思是……”
“總要給後人留點我們自己打來的土地嘛。”太子慢悠悠地道,“可咱們和蒙古世代聯姻,他們沒什麼錯,咱們也不好打過去,再往北邊的俄羅斯、準格爾,勞師遠徵的,要打就是大打,如今的國力也承受不住。”
黛玉都要翻白眼了——所以,遇事不決,心情不好,閑著也是閑著,那咱們就可以揍一揍安南甚至是沿海的那些小國?
但太子也是老闆,基本的禮貌還得有,黛玉柔聲道:“殿下,師出無名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太子道。
黛玉:“……”
會不會,太敷衍了?
太子看出了黛玉的未言之意,自己也覺得不能這樣,又想了想:“鄭和下西洋時,也不是沒有摻和那些小國的內政,小國若是臣服中原還罷了,若是不臣……”
伐不t臣是周天子對外擴張領土的標準理由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