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
丈夫從來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後需要牽掛的人。
想想這個從小與自己相互扶持至今,雖無男女之情,可早已是彼此最親近的女人,元嘉帝長嘆一聲:“朕去看看她。”
六皇子和蘇瑾趕緊讓開了一條路來。
皇後躺在床上,容顏依舊,栩栩如生,元嘉帝也不忌諱死人,只伸手去碰皇後的臉頰,無盡的情緒都濃縮成了一句:“梓潼,好狠的心啊。”
留我在這世上還為兒女操勞,你倒是含笑而逝。
皇後的喪禮自然是風光大辦。
後宮如今並沒有可以主持事務的人——貴妃也是個幾乎被太醫下了死亡通知的人,元春還在坐月子,裕嬪的位分和那個廢得讓人牙根癢癢的五皇子讓元嘉帝並不想把六宮事務交到她頭上,太後年紀大了,誰能讓她操勞。
到最後,也只能是幾個小姑娘商量著辦,更準確的說,由蘇瑾辦。
誒,吳青霜呢?
——在皇後薨逝之前,她已經先向元嘉帝求了想出宮。
元嘉帝已經沒有兒子需要娶媳婦了,但有一堆侄子,原本覺得吳青霜的個人素質過硬,給他喜歡的侄子就挺好,如今侄子還沒定,吳青霜自請出宮,自然不捨。
但吳青霜的理由是她也想去海上看看,而不是家裡給她看好了丈夫要她出宮完婚。
這丫頭主意大的,元嘉帝當時就倒吸了一口涼氣。
……你爹孃知道你這麼叛逆嗎?
特地召了九門提督來,吳大人卻灑脫得很:“青霜願意,倘若不犯忌諱,陛下許她何妨?”
倒是多少有些把這些女孩當女兒養的元嘉帝沒法子灑脫了:“吳丫頭婚齡將近……”
“不妨事。”到底是武將,吳大人絲毫不在乎,“女孩子能瀟灑幾日呢,索性就讓她多快活快活。至於會否耽誤她的婚事,其實女子出嫁於父母而言,如果不是為了聯姻,那無非是想給女兒找個能照顧好她的歸宿,如今丫頭翅膀硬了,自己能照顧好自己,又何必非得把丫頭託付給什麼人呢?”
親爹都這麼看得開,顯得元嘉帝這麼個委實沒怎麼正面見過吳青霜是多虎一丫頭的“養父”簡直優柔寡斷。
但元嘉帝確實是個婆婆媽媽的,連屋子裡的花瓶是什麼樣式都要詳細的畫給內務府的性格,吳大人靠不住,如今後宮凋零,元嘉帝找不到一個成年女性可以好好給吳青霜講一講道理,想了想,只能託了黛玉。
黛玉能咋勸,最多就是問吳青霜到底在想什麼呀,然後吳青霜就笑了起來:“妹妹,我亦有鴻鵠之志啊。”
“姐姐的志向在海上?”黛玉問。
吳青霜答:“至少不在宅子裡。”
做王妃,做誥命,生兒育女,相夫教子,等著老了之後成為丈夫祠堂裡的一個牌位,真的是吳青霜所能想的最沒勁的生活了。
我想從太後宮裡出來看皇子奪嫡,戲看完我還想去海上感受渺滄海之一粟。
黛玉問:“那姐姐想好了不在宅子裡的一生要如何度過了麼?”
“沒有。”吳青霜答得很坦蕩,“一生漫長得很,倘若十五六歲便要把一切想清楚再按部就班,得多無趣?”
她笑著拉了黛玉的手,調皮起來:“其實妹妹是支援我的,來問我,約莫是陛下囑咐吧?”
黛玉尷尬起來。
吳青霜卻笑,元嘉帝只以為她是小女孩,多少輕視,不願聽她t多分說,也只好和黛玉彙報工作:“陛下養了咱們這些年,咱們說是女官,與陛下的女兒也沒什麼兩樣,咱們領了陛下的關心,自然也要思如何回報。海疆不寧,薛公子的生意做的不爽快,寫回來的信裡,多次提及海寇的肆無忌憚,陛下派了南安王去剿匪,不知拿了多少國帑,總不見成效,我是實在想去看看,究竟海寇是不是長了三頭六臂。”
黛玉聽得怔然,末了唏噓:“姐姐既有這樣的志氣,更有這樣的能力,我也不好勸什麼了,必給姐姐促成了此事才好。”
吳青霜就知道找黛玉好使,笑了起來:“我等妹妹的佳音。”
元嘉帝知道四皇子行刺,王子騰逼宮那一日,吳青霜是組織了宮裡的太監參加戰鬥的,這丫頭……
“由她去吧。”元嘉帝終究是點了頭,“也不指望一個女孩子做出什麼樣的成績來,想去見見世面就去,婚事不婚事的,將來有大人給她做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