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貴妃省親 你看看人家!
無他, 姐妹們不爭氣者也。
元春再沒有政治站位,也該知道這種場合絕對不是拿來稱贊“我家的園子可真好看”的,哪怕你寫“我的姐姐有多美麗”, 那也得加一句“是陛下賢明才能擁有這麼好看的妃子”,就你們這些算什麼玩意兒啊。
陛下未必會看這些小女兒之作, 但陛下看了, 尤其你這省親園子是太上皇撥的十萬兩修出來的,你賈家卻半點頌聖之聲也無, 那大家日子是徹底不要過了!
元春只能看向黛玉。
——救命!!!
黛玉:“……”
也只能趁著自己抄寫第二輪題目的時候順便寫了一首,在給女孩們發第二輪題詠的空擋, 悄悄塞給了她唯一有點印象的探春一張小紙條。
探春一愣。
黛玉給了一個眼色, 示意她不要聲張。
探春究竟靈巧,也大膽, 垂眸看了一眼,驚住了。
那是一首詩, 剛剛好對應著探春拿到的第二輪題目。
關鍵,思路和探春那“奈何自己沒文化, 一句厲害走天下”的“精妙一時言不出, 果然萬物生光輝”完全不一樣,輕巧漂亮地就把園子角落裡最樸素的稻香村的景寫了,末尾是一句“盛世無饑餒, 何須耕織忙”,看得探春頭發都豎了起來。
……啊?原來大姐姐讓我們作詩, 是這個意思?
是這個意思!
元春看到詩的時候簡直都要哭出來了!就是當日回宮後向元嘉帝彙報都有了交代,就是元嘉帝揮揮手讓元春退下,再品品這味兒,對黛玉直笑:“平日怎麼不見你也作兩首詩來贊一贊朕?”
黛玉故意做了個嗔怪的表情:“哪兒呢, 四殿下給您寫了那麼多詩,您還嫌不夠,要臣女也頌起來?”
被元嘉帝笑罵了好半天。
真真是四皇子的詩才全宮皆知,那才叫要一百首都有呢。
無論如何,省親這一樁事,究竟是被元春給糊弄過去了,元春帶出宮的宮人雖多,寶玉張口就說和黛玉見過的事雖奇,但黛玉終究是內務府大臣,並沒有人敢嚼她和賈寶玉的舌根,而元春向元嘉帝彙報的那一句“盛世無饑餒,無需耕織忙”,更讓十三歲的探春成了多少門第都動了心的淑女。
是,榮國府是個混賬地方不假。
是,賈探春的嫡母是個詛咒小姑子的惡毒人也沒錯。
但娶妻娶賢,榮國府混賬,把賈探春娶了,少讓她往榮國府去不就好了?
至於嫡母……大戶人家嘛,嫡母和庶女不過是面子情那都是常識,嫡母犯了錯,連庶子都可以不被牽連,那幹嘛要牽連一個庶女?
甚至還有神通廣大的人家,聽說了賈探春的親弟弟賈環算是林如海林大人的半個養子。
那更好了!
一時之間榮國府門庭若市,上到親王郡王,下到翰林進士,都琢磨起了給家裡適齡的兒郎娶賈探春。
賈政從來沒想過自己還會有這種煩惱,不按理說有了這種事情都是要找自己親兄弟商量的,但賈政向來看不上不愛讀書的賈赦,思來想去,便來找林如海商議。
林如海心情有點複雜。
實在是你妻子對我夫人做了那麼過分的事情,你還好意思來找我?
但,實在賈敏也是賈政的妹妹,考慮到賈政能糊塗到枕邊人詛咒親妹妹他都一無所覺,林如海還是本著最基本的身為姑父的關懷,認真和賈政參詳了探春議親的人選。
因為英蓮的緣故,林如海在這件事上已經是很有經驗了——挑女婿,又要看模樣才華,又要看家世財産,若是大族人家,還要打聽婆婆和妯娌的性情,甚至是那少年會不會和寶玉似的有十七八個漂亮丫鬟虎視眈眈,可都是學問。
賈政聽得一愣一愣的,在林如海說“內兄最好還是把三丫頭也帶過來,讓英蓮和她談一談,想要個什麼樣的夫婿為好”的時候,只剩下小雞啄米點頭的份兒。
探春……探春是有點害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