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一堆爛賬 太上皇:都盼著我死呢!……
當晚, 有皇帝和貴妃的夫妻夜話,更有四皇子在飯後來找母妃請安,屏退左右, 關上門窗,還讓陪伴惠妃有小二十年的女官在外頭好好守著之後, 四皇子才悄沒聲兒把自己藏在袖子裡的那份條陳遞給惠妃看。
後宮不得幹政是鐵則。
但眾所周知, 越是聰明人,越不會拿這種鐵則當回事。
惠妃並沒有露出什麼異樣的神色, 連訓斥四皇子不該把這種東西往後宮裡帶都沒有,就是安靜地接過, 低頭幾眼掃完, 這才看兒子:“寫的挺好啊,怎麼了?”
又笑了起來:“難道是你父皇終於要給你們兄弟派差事了, 讓三殿下與你,保不齊還有五殿下都寫個一二三四出來, 他好擇優選一個皇子辦差,你寫了覺著心頭沒底, 請母妃給你掌掌眼?”
“母妃說笑了。”四皇子嗔怪道, “父皇的秘衛那麼厲害法兒,這課業若是還沒交出去就到處找外援,父皇知道了, 還能有兒子的好兒?”
惠妃哼笑一聲:“總算不至於蠢到無可救藥。”
四皇子便討好地笑:“這東西兒子可寫不出來,母妃可知道出自何人之手?”
惠妃這才來了興趣:“不是你……你也知道不能交聯外臣, 總不該是你師父?”
四皇子都搖頭,道:“是父皇身邊的林侍書,今日兒子去給父皇交奏章,父皇不甚滿意, 拿了這條陳讓兒臣好好學一學來著。”
“也就是說。”黛玉是元嘉帝點了名要她在養心殿侍奉的,政治素質再高,惠妃也覺得合理,她的關注點反而在,“你父皇並沒有下定決心,把差事交給你?”
四皇子點頭:“但兒臣爭取了。”
又把今日元嘉帝給他說的那番“第一次辦差還是選個能辦成的好些,不然挫了銳氣將來不知道怎麼好”的話原樣說了。
惠妃悄悄鬆了一口氣:“你應當也能看出這差事想辦成可不容易,給你父皇表過態t便罷了,動作也不必過了頭,由你父皇聖裁便是。”
“瞧母妃說的。”四皇子在親娘面前也撒嬌起來,“兒子豈能連這點都想不到?真去催債,豈不連文武百官都得罪了。”
所以連主意都沒敢出太實際的,主打一個你可以菜但你不能摸魚。
父皇能透過做個孤臣最後做成皇帝,那是二伯義忠親王不爭氣,八叔廉親王又實在太爭氣,十四叔和父皇一母同胞而國賴長君的緣故,現在的皇子們和當年氣象迥然不同,豈能拿過去的成功經驗來指導今日的奪嫡?
表個願意為父分憂,就是做個孤臣也在所不惜的態,讓父皇覺得“此兒類我”,意思到了也就是了。
惠妃就奇怪了:“處置得很妥當,又白白冒什麼風險把條陳弄出來給我看?萬一被人知道了,又是一場風波。”
四皇子更覺得稀奇了:“母妃看到了這樣的文章,都沒有想為兒臣爭取爭取?”
這才讓惠妃不得不嚴肅對待了起來:“你喜歡上她了?”
“那倒沒有。”四皇子如今表現出的性格是隻有賢德和好學,但在骨子裡,還是有剛愎自用,老子天下第一的成分在的,豈能喜歡明顯比他強多了的黛玉,“只是,母妃不覺得她很有用麼?”
惠妃挑眉,示意兒子細說。
四皇子不明白平日一點就通的母妃怎麼連這點都看不分明起來:“無論是她現在在父皇身邊,若是和我們一條心,能為我們省了多少功夫,還是將來她入了府,有她的聰明才智,有她知道了那麼多各家秘辛,想爭取誰,難道不無往不利?”
惠妃終於對兒子板起了臉:“第二條倒也罷了,這第一條,我勸你是想也不要想。”
四皇子噎了一下,又覺得母妃這話確實有些意思,在心裡拿小本本記下,堅持道:“第二條,也夠了啊。”
惠妃見兒子還不開竅,無奈再點了一句:“大公主尚且知道問淑妃是皇後宮裡的蘇昭容有造化,還是養心殿的林侍書更有造化,你怎麼就是個榆木腦袋,連這個都不想一想?”
淑妃宮裡絕對是這處處深不可測的皇宮之中唯一的淺灘,四皇子對這話也有所耳聞,更知道淑妃對此的回答是:“你就不能都敬著嗎!”
明顯淑妃是看不明白皇帝皇後的心意,只能選擇誰也不得罪,但對這一點,四皇子對自家母妃還是有信心的:“照母妃看呢?”
“你個榆木腦袋!”惠妃都想敲四皇子腦門一下了,氣惱地壓低了聲音,“倘若你們兄弟都是廢物,那就是林氏無疑,她的上限是則天大聖皇後,下限是章獻明肅皇後,倘若你們兄弟裡有一二成才,那就只能是蘇氏。”
你現在想娶林氏,無非是看到她對你奪嫡有利,你怎麼就不想想,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家裡的老太爺會願意給接自己班的兒子娶那麼聰明的媳婦,還把媳婦帶在身邊教導如何持家!
事實上,也就是你父皇是個把天下百姓掛在心上的性格,才會琢磨怎麼樣才能為國家弄個能力線上的繼承人,不然換了別個只知享樂的,總之權力只能掌握在他這一姓人手裡,哪會給什麼兒媳婦機會!
四皇子臉色簡直是一陣紅一陣白,許久,吐了一口氣,討好地給惠妃剝了個橘子:“得虧是來問了母妃,否則真要做了什麼,可真正是不好收場。”
惠妃哼了一聲,倒是受了兒子的孝敬。
但四皇子左思右想,還覺得有些稀奇:“可是母妃,倘若是蘇氏,那將來儲位定下,何人能娶林氏呢?”
“你是真聽懂還是沒聽懂啊。”惠妃都要被這絕望的文盲氣死了,“倘若你們兄弟裡沒人有出息,就林氏為太子妃,蘇氏那樣宜室宜家的性格,為側妃也好,另嫁他人也好,都能安排,倘若你們兄弟裡有人有能耐,那就蘇氏為正,林氏或者為側妃,或者為你父皇殉葬,絕無可能另嫁旁人,這有什麼不好琢磨的,你看她現在風光無限,焉知她有沒有將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