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封賢德妃 聖上隆恩吶!
黛玉愣了一下:“陛下是因為我……”
“沒你也要調的。”元嘉帝笑了一聲, “太上皇在位時,為免貪腐太過,巡鹽禦史都是一年一換, 朕已經是很偷懶了,偏你父親也爭氣, 這許多年來都一心為公, 可再這麼偷懶下去,也不成樣子啊。”
不是為自己就好, 黛玉的笑都自然了許多:“道理雖是這個道理,可是陛下, 三年的巡鹽禦史, 和六年的,又有什麼區別呢?”
索性都已經越了規矩, 多越幾年又怎樣?
元嘉帝來了興致,倒是不至於懷疑林如海在任上有什麼不幹淨的所以走不開, 只覺得黛玉簡直要成他肚子裡的蛔蟲了:“你是不是知道了朕調你父親回來,預備讓他去做什麼, 才如此阻攔?”
黛玉的表情為難了起來。
“想什麼呢。”元嘉帝靠著枕頭, 手上慢條斯理翻開一本奏章,總算沒再和黛玉玩心眼,“揣測君心是大罪, 忘了你那八十下手板了?”
“回陛下。”黛玉也只好輕聲開口,“其實無謂您把父親調回來做個什麼差事啊……”
元嘉帝挑眉:“怎麼的?”
黛玉唏噓:“還能比鹽政難不成?”
恨得元嘉帝都敲了黛玉一個暴慄。
黛玉輕呼一聲, 聲音都嬌氣了起來:“看來陛下認同我說的話了?”
元嘉帝還是瞪了黛玉一眼,道,“你敢說這樣的話,在你看來, 朕心裡想的那件差事,倒不是很難嘍?”——至少沒有鹽政難?
黛玉沒說話,眼巴巴地看著元嘉帝。
“恕你無罪。”元嘉帝沒好氣道。
黛玉這才開口:“陛下,三國時曹操對十常侍的評價是,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
這話終於有點意思了。
“怎麼個……”元嘉帝刻意停頓了一下,“一獄吏足矣?”
黛玉垂眉道:“陛下,追繳戶部欠銀,不在於此事有多難多繁,只在於聖心願不願意追繳,倘若聖心在,便是一個賬房也能把事情辦妥,倘若聖心不在,什麼人能去冒天下之大不韙捋官員們的胡須,又將自己置於何地?”
這是問題的根本,聽得元嘉帝都重重地嘆起了氣。
他和黛玉都清楚,聖心當然是在的,國庫虧空都虧麻了,元嘉帝急等錢用,可問題是聖心說了不算,聖心之上還有太上皇,太上皇不願意為難老臣,就是元嘉帝自己想追繳,也只能停留在“想”上。
問黛玉這麼一聲,只是想問問黛玉,或者說一手一腳把黛玉教了出來的林如海,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巧妙地逼文武百官願意也得願意,不願意也得願意地把戶部的欠款還了,可黛玉都只給了這麼個“一獄吏”的主意……
元嘉帝也只能把話題轉了開去:“誰問你這個了,朕把你父親調回來難道就只能為了戶部欠款?不能因你父親的才華讓他去禮部任職麼?明年可就是春闈了!”
黛玉也順水推舟做了個猜錯了的尷尬神色,似乎還在努力給自己找補:“陛下,若是為這個的話,臣女也不建議您調家父進京。”
“理由呢?”元嘉帝道。
黛玉聲音小了起來,但還保持著一個元嘉帝能聽得到的狀態:“禮部官員人人都能做,可壓得住,也願意壓鹽商的官員怕是不好找。”
“倘這麼說。”元嘉帝已經歇了別的心思,屬於是純想和黛玉聊閑天兒了,“你父親豈不是得在這五品小官上待一輩子了?”
黛玉都嗔怪起來:“陛下,鹽政上當然可以換人,但那也得在戶部欠款追回之後啊。”
現在戶部還是空得能餓死老鼠,你要給鹽政的財神爺換了位置,要是新官本事比林如海還大也就算了,要是新官當年只弄出了一百萬兩,戶部等米下鍋,看你如何開交!
元嘉帝也嘆了一聲,不再說話了。
但林如海還是升官了,仍在禦史臺,官職是四品的左僉都禦史,領兩淮鹽政大小事務,暫不入京。
四品的官,已經不低了,但在京城,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動蕩,甚至說,在很多高階官員眼裡,這是林如海還是那麼簡在帝心的鐵證。
六年的巡鹽禦史啊,眼看著還要做下去啊,皇帝給了肥差還不算,甚至還沒忘了給他升官,這得是什麼成分!
但大人們也知道,林如海這官兒一升,巡鹽禦史怕是做不了多久了,揣測一下林如海的升官路徑,約摸著是要入六部做侍郎,再放一任的巡撫總督,便能做尚書入內閣,位極人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