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元嘉帝對太上皇和盤托出了。
照著黛玉的預計,元嘉帝多半會讓秦可卿病故,找個錯處讓世上再沒什麼寧國府和賈蓉,而太上皇則是會護一護義忠親王的血脈。
但她對皇室的理解還是淺薄了。
實際的情況和黛玉所預計的完全相反——太上皇對此是暴跳如雷,一疊聲要把秦可卿拿下,這就投入大獄,以免皇室的醜聞為人所知。
反而是元嘉帝勸了幾句,主要思路是何必呢,那不過是個女孩子,從小都未必見過皇兄幾面,都不確定她知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親是誰,咱們就抬抬手,裝作不知便是了。
太上皇還罵元嘉帝:“就你會做好人。”
“父皇。”元嘉帝也算是豁出去綵衣娛親了,在太上皇身後給他揉著肩頸,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就高抬貴手這麼一回,咱們不也攢幾年陽壽麼?”
被太上皇怒瞪。
但太上皇終於是預設了。
事實上,太上皇那微妙的心情,也只有元嘉帝能徹底理解——太上皇到現在都非常遺憾,自己一把屎一把尿養大的義忠親王,怎麼就不成器呢?
那肯定不能是太上皇的問題啊。
找原因,也就只能找到義忠親王身邊的人了,而一個勾引了義忠親王酒後失德的女人,那個不知是哪的女人留下的孽種,不殺了留著做什麼呢?
單到這裡,或許還不算太上皇有多別扭。
但元嘉帝清楚,太上皇想殺人,但太上皇自己死活不開口,倘若自己現在領會了太上皇的意思,自己順水推舟下令殺了秦可卿,義忠親王及其子女已經被圈禁了,想來也時日無多,等他們死絕了,萬一太上皇還健在,老人心軟,到那個時候,殺秦可卿的罪過絕對會被扣在元嘉帝頭上,元嘉帝要是敢辯那是父皇您的意思啊,太上皇肯定會懟我給你說了嗎你就瞎猜。
所以,元嘉帝才不背這個鍋,留秦可卿一條命就是省將來一頓罵,甚至還能無時無刻提醒太上皇“您摯愛的義忠親王確實是個混蛋,您還是好好看看您的四兒子也就是我吧”,何樂而不為呢?
該說不說,皇家父子,心思都別扭。
你道是太上皇就不知道元嘉帝非要留秦可卿一命就是為了將來不背鍋嗎?
可就是知道,也沒辦法讓滑如遊魚的元嘉帝背了這個鍋,自己又萬萬不願意親自下令殺人,太上皇惱怒得對元嘉帝連說了幾個“滾”。
滾就滾,現在滾總比將來擔責的好。
元嘉帝走得非常愉快,甚至想去貴妃宮裡吃一盅酒慶祝一下這個坎兒過的還算順當。
但很快就笑不出來了。
太上皇見了皇太後一面,皇太後隨即打發了貼身的太監把賈元春送了過來,美其名曰本宮看皇帝最近都瘦了,可見身邊的奴僕伺候得不精心,本宮調.教了個女官,且給皇帝使著吧。
元嘉帝心頭不知罵了多少句老不死的。
倒不是罵皇太後,甚至元春能分擔的憤怒都有限,這是罵太上皇呢。
可再罵,太上皇人在寧壽宮,天天過著神仙一樣的日子,玩鳥釣魚睡妃嬪溜孫子何等快樂,倒是元嘉帝不只要收拾太上皇退位時那一堆爛攤子,甚至還要睡太上皇希望元嘉帝睡的女人,末了還得給元嘉帝本不想給的那個女人的孃家體面。
氣都氣死了!
唯一的好處是t,賈元春還算個美人,被皇太後特地打扮了,眉眼竟和元嘉帝至今念念不忘的人十分相似,行為舉止也頗有韻味,縱使太上皇送賈元春過來是“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的逼迫,但拿美人逼迫,不是親爹誰會這麼幹吶?
元嘉帝不得不和賈元春做了一回恨這句劃掉)
坦白講,元春伺候得並不賴,就算睡了元春等於說還要容忍榮國府蹦躂很多年,但一夜夫妻百日恩,加之太上皇活一天元嘉帝就不能動寧榮二府一天,仔細想想……想啥啊,就這麼著吧。
太後送來的人,元嘉帝按慣例都是封貴人的,但太上皇能給元嘉帝臉色看,元嘉帝就是不敢當面硬頂,暗搓搓的不滿還是要的。
所以,他雖然也給了一個貴人名分,但沒有給賈元春安排宮室,就令她住在西圍房,也沒有遣人去榮國府報什麼喜,主打一個“封而不封”。
太上皇收到了元嘉帝上的眼藥,但不以為意。
開玩笑,那麼一個如花的女孩住圍房裡就近伺候你,你就是鐵石心腸,男人就那點心思,我不信你能柳下惠到底。
事實也果然是這樣的——賈元春貌美如花,溫柔體貼,舉手投足全是白月光的樣子,就算她過來的時間節點令人不痛快,但日子長了,那點不痛快也容易消弭在長久以來喊一嗓子,半盞茶之內就能到位的溫香軟玉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