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朝堂之爭 是要見血的。
林如海都要翻白眼了。
——你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我能說不聽嗎?
只能客氣道:“還請殿下賜教。”
怡親王果然露出了滿意的神色,“待黃河之事一了,讓賈璉帶玉兒往京城去,但不是去榮國府,而是來怡親王府,如何?”
林如海:???
不是,去榮國府多少還帶點親屬關系,去怡親王府算什麼呢?
怡親王是早就想好了,道:“林大人,本王膝下有一個與玉兒年紀相仿的女兒,平時頑劣得緊,一點也讀不進去書的,本王想讓黛玉去王府給我女兒伴讀,林大人看如何?”
林如海心裡嫌棄了一嘴,你們皇室都什麼毛病,沒事兒就想喊人伴讀?
看林如海不表態,怡親王還生怕是他覺得伴讀是伺候人的,不願讓自家金尊玉貴的女兒吃虧:“大人不要誤會,本王既如此開了口,自會好好照顧玉兒,不會將她當奴婢看待,本王的女兒有的,玉兒也會有。”
又覺得不給林如海透點真貨,林如海估計還是不踏實,便道:“說來不怕林大人笑話,本王膝下二女,其一已是送入了宮中給皇兄做了義女,自不必我操心,其二便是我預備讓玉兒做伴讀的,頑劣歸頑劣,卻是一點機心沒有。”
照理說,公主郡主也無所謂要有什麼心機,反正父母爭氣則橫著走,父母不爭氣則縮著走,自己能決定的有限,偏偏元嘉帝透了風,想讓公主郡主入宮讀書。
那傻白甜的丫頭進宮了,沒個靠譜的伴讀,我這個親爹很難放心啊!
“再一則,與玉兒相處這些日子,本王也是著實喜歡這丫頭。”怡親王這話就很推心置腹了,“世人講什麼五不娶,本王不以為然,想來大人也是,可世人究竟俗人多,回頭讓玉兒遭了這樣的挑揀,大人不忍心,本王亦不忍心,榮國夫人的主意並非無一點可取之處,只是大人不放心榮國府,難道大人還能不放心怡親王府嗎?”
林如海的表情緩和了下來。
怡親王看林如海如此,稍稍松一口氣,甚至還能得寸進尺地想屁吃:“不瞞林大人,本王的嫡長子比黛玉大一歲,孩子們若是有緣分……本王可以給大人保證,絕不拿什麼側室侍妾來糊弄,要娶就是世子妃。”
嫡長子嘛,做世子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林如海的心一下子就揪了起來。
——你這不還是對黛玉有非分之想嗎!
這是老父親的第一反應。
可是,第一反應退去,林如海也不得不承認,這對黛玉來說,已經是最好的安排了。
並且這實在是一件可進可退的事情,甭管哪個王府都肯定比榮國府森嚴,絕不會發生小世子天天往內院裡跑,闖女孩子的閨房用女孩子的胭脂睡女孩子的床鋪,讓黛玉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的事情,成了皆大歡喜,不成王府也能陪送一份嫁妝給黛玉好好嫁出去。
就是這樣的好條件,林如海長長嘆了一口氣:“殿下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實在讓微臣汗顏。”
“林大人汗顏什麼?”怡親王哪裡想到會是這個展開,愣了一下。
林如海嘆道:“殿下是一片好意,臣本不應當推三阻四,但……玉兒的前程,實在不是微臣能定的。”
怡親王神色微怔,他原本心裡有些揣測,但還不是敢十分落實,但林如海既如此說了,哪裡還不明白林如海為什麼有今天沒明天的瘋狂教黛玉一些女孩子不應當會的東西。
果然皇兄已經預訂了。
終於,嘆息了一聲:“倒是本王孟浪了。”
林如海趕緊作勢起身:“殿下如此說,折煞微臣。”
“大人不必如此,安坐就是。”怡親王安撫地拍拍林如海的手臂,想了想,還是摘下了手頭的佛珠,“這是皇兄臨行前賜給本王的,玉兒在江南幫了本王好大的忙,倉促間不知送她什麼好,索性本王將此物轉贈,權做答謝之禮罷。”
林如海哪裡敢接:“殿下,此物過於貴重……”
“無需緊張。”怡親王溫和笑道,“本王若是不知曉玉兒前程並非大人可定,將此物送出自然不妥,但本王如今既然已經知道了,再送此物,誰會往歪處想?再一則,若本王什麼都不給,卻讓黛玉忙前忙後了這許多日子,皇兄不也要怪罪本王慢待英才?”
林如海只好收下,又代黛玉謝恩。
至於京中的元嘉帝會如何想……
密報呈上來的時候,無非是罵一聲壞東西,難道還能真和自己這個不是親生勝似親生的兄弟生氣?
然後,捋著頜下的胡須,思考片刻,元嘉帝提筆給秘衛回信,讓他們盯一盯黛玉拿了此物會如何處置。
信到江南,還需一段時日。
咱們還是說江南籌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