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立之後,行省稱之為承宣布政使司,但習慣上仍稱省。各省設定一都衛,稱為都指揮使司。直隸、陝西、山西、山東、河南為北五省、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四川為中五省、廣東、福建、廣西、貴州、雲南為南五省。共設定十六都司、五行都司、二留守司。其中十三個是與布政使司同名的都司,其它三個是萬全都司、大寧都司和遼東都司。
四川是一個好地方,當我來到四川之時。四川都指揮使劉廣文去世,四川都指揮使空缺。
朱元璋傳達聖旨,我暫時接管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兼四川都指揮使。
聖旨下達之後,太子朱標、四皇子朱棣、十公主朱苓也趕到了成都。
我本不願意和這三位皇親一起共事。怎奈聖旨下達,我也沒有辦法。
來到成都之後,我派人暗地調查,並沒有傳說的那麼恐怖。
西川百姓,民風淳樸。怎奈連連大旱、莊稼顆粒無收。而四川之內,地貌極為複雜,山川之內,才是平原之地。這樣特殊的地形,加上旱災。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自然會鬧事。
在我調查清楚一切之後,馬上做的就是開倉放糧。怎奈四川糧倉,顆粒無存。我能做的就是馬上上書,請求朱元璋從各省湊糧,發往四川。
朱元璋卻是一個雷厲風行之人。我的奏摺馬不停蹄的趕到應天之後,不到半日,朱元璋就下決定,各省各縣,馬上湊集糧草。從我上任四川,到糧草運達。不到五個月,便安撫了四川百姓。
一時間,四川之地的旱災,並沒有鬧出大規模的暴亂。
“大家不要亂,都有糧食。都排好隊。不要擁擠!”派發糧食的官員,不斷的大聲叫喊著。
“三哥,沒有想到,短短不到半年,四川的旱災就這麼熬過去了。全都是三哥你的功勞啊。”
我尷尬一笑,看著太子朱標,連忙恭敬回道:“這並非是下官的功勞。全都是陛下聖明。在各省湊集糧草,要不然四川百姓一定會發動暴亂。”
太子朱標和我站在一旁,看到那些百姓取糧。每一個人百姓的臉上,看到那的大米,有的人臉上流淌出了淚水,有的露出了知足的笑容。
太子朱標緩緩的點頭說道:“看到百姓能安居樂業,我的心願足矣。”
面前的朱標,我已經不止一次的接觸過了。確實溫文爾雅,一點不像朱元璋。朱元璋雖然也是明君,但其手段極為兇狠。我只能用四個字形容,那就是深藏不露。
反觀朱標,和朱元璋完全不一樣。為人謙厚、重禮尊賢,如果在和平年代,絕對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
不過這樣的人,在這樣的時代,絕對不合適。
朱元璋橫掃四方,驅趕大元。看似一切祥和。不過事實並非如此。我沒有做官,感覺到一切都非常的簡單。從我開始做官那一刻開始,我漸漸的能體會到朱元璋所面臨的壓力。
大明剛剛建國,百姓雖然得到了暫時的和平。可是百姓的生活,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得到溫飽。得需要時間的發展。而北面的大元,雖然被朱元璋趕出了長城之外,但依舊打算著反補中原。
原本我以為,看到的長城就是秦朝時候建造的。
當我來到明朝之後,我就完全的瞭解到當代的歷史。從山海關到嘉峪關。長城就是在朱元璋這個時代,開始逐步加強建造的。目的就是一個,那就是阻擋大元的反撲。
也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那些百姓,抓著一袋袋的大米。我心裡也極為的舒服。
“太子,時候不早了。發糧的是還是交給孟大人吧。”
經過了上次我被挾持的事件,我身邊的護衛越發的多了起來。我倒是不害怕,我只是害怕太子朱標有什麼閃失。
我看著太子朱標說道:“太子殿下,我看時候不早了,不如咱們返回行館吧。”
太子朱標點頭說道:“好吧。”說著朱標轉頭看向了身邊的護衛,朱標說道:“告訴孟大人,一定要保證四川的百姓,都分到糧食,如果有一人餓肚子,叫他提頭來見。”
“是!太子殿下。”
我護送太子朱標返回行館之後,太子朱標要請我進入行館之內吃茶。不過我根本不願意多於太子等人接觸,婉言謝絕。
回到自己的所住行館,跟來冠聊了一會之後,我便返回了房間休息。
來冠這個人雖然年輕,但是幫助我的忙太多了。查理霸現在不在我身邊,來冠成為了我第一助手。
到了黃昏十分,吃罷了晚飯,我便尋找我二哥常明,我們兄弟倆閒聊。到了戌時,我見天色已晚,便返回到房間裡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