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順勢望去,看到劉伯溫手指地圖的地方。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
“傳我將令全軍後退五十里。”
一聲令下,眾將快速返回到自己本部。
而陳友諒這邊呢?跟朱元璋完全相反。
陳友諒陰沉著臉,大聲的叫道:“把於光、歐普祥二人給朕帶上來。”
一聲令下,幾個士兵捆綁著於光、歐普祥二人來到陳友諒的面前。
於光、歐普祥二人同樣是全身是血,而且丟盔棄甲。
陳友諒大聲的看著二人叫道:“熟不知打仗,頭仗勝,仗仗勝。頭仗敗、仗仗敗。朕給你二人三十隻戰船,與朱元璋的戰船一樣。你們兩個人竟然沒有取勝,挫敗我軍士氣。你們兩個人可知罪。”
於光和歐普祥二人被捆綁跪在地上,兩個人相互的看了一眼。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於光首先發話:“末將知罪。”
陳友諒一臉怒氣的叫道:“來人啊,把著兩個人給我砍了!”
一聲令下,士兵這就打算將二人拉下去砍了。
於光和歐普祥二人低下了頭,心裡暗道:完了。小命不保了。
“慢!”就在此時,有人高聲斷喝。
陳友諒先是一驚,隨後看到在臺下有人站出。陳友諒一看到此人,瞬間臉色就是一沉。
站出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太尉張定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定邊深施一禮,連忙說道:“啟稟陛下。自古打仗勝敗乃兵家常事。且這次海戰,於光、歐普祥兩位將軍拼死一戰,與朱元璋的海軍魚死網破。豈能定論二將之罪。”
陳友諒原本就看到張定邊頭疼。雖然陳友諒、張必先、張定邊是結義兄弟。不過此時的陳友諒已經貴為皇帝。陳友諒就是喜歡一言九鼎。可是張定邊總是跟陳友諒唱反調。一來,陳友諒估計兄弟之情。二來陳友諒深知,張定邊乃是功夫超凡的武將。而且張定邊行軍極強。手下的大將,全都是張定邊一手教導而成。一旦和張定邊鬧翻,這還不好呢。
陳友諒勉強擠出一絲的笑容,那笑容比哭都難看。
“太尉,依你之言,打了敗仗的將軍。就不該受到處罰嗎?”
張定邊心中也是有火。張定邊一直陪王伴駕,就在龍舟之上觀看海戰。張定邊看到於光和歐普祥兩位將軍在海上死戰,如果不是兩位將軍帶兵勇猛,湯和早就帶兵乘風破浪殺奔而來。而且第一場海戰,準確的說,雙方是兩敗俱傷。此時的陳友諒已經不重過程,只看結果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如果將軍一打敗仗就斬首。以後何人領軍?
張定邊本想發作。突然間站在一旁的丞相張必先站了出來。
“啟稟陛下,現在大戰之際,正是用人之際。如果斬殺我軍大將,這才乃毀壞我軍士氣。”
陳友諒看到臺下的張必先,這心中怒火才壓了壓。
陳友諒大聲叫道:“領軍打仗不能取勝,還算數什麼大將。在這裡給朕丟人現眼。”說著陳友諒大聲叫道:“來人啊,把於光、歐普祥二人帶下去,重大四十軍棍。”
原本於光和歐普祥二人就已經身受重傷,好不容易在長江之上撿了一條命返回。沒有想到,陳友諒竟然要殺他倆。雖然得到太尉和丞相的求情。四十軍棍,也夠要了兩個人的命。
一旁的張定邊實在是壓不住火,剛要上前,再次反駁。
不過這一次卻被一旁的張必先拉住了衣袖。
張定邊看到張必先朝著他不斷的使眼色,示意不要在說話了。
張定邊想到自己剛剛恢復官職。一旦在觸怒陳友諒,後期的麻煩更大。
張定邊不是貪戀權威、更加不是貪生怕死。張定邊深知,此時陳友諒與朱元璋決戰,陳友諒正是用人之際。一旦君臣不和,那麼笑到最後的,一定是朱元璋。
這時,張定邊才回頭偷看了一眼,被拖走的於光和歐普祥。
張定邊瞬間就閉上了眼睛。
喜歡機智笨探請大家收藏:()機智笨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