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籃球運動員們來說,打球充其量不過是一份職業罷了,或許他們也有熱愛或是曾經有熱愛,但時間長了,當興趣變成工作,也難免心生厭倦,需要找一些其他的事情來做。
所以就會出現喬丹第一次退役去打棒球,庫裡喜歡打高爾夫,杜蘭特玩推特、哈登去夜店、追蛋約架、科比英俊、皮爾斯35秒13刀……等等,前兩個能理解,後面的都是什麼鬼?)
很多球員退役了之後都會去幹別的事情,像鄧肯就去開了一家修車鋪,德隆跑去打拳擊,他們的生活本就不只是籃球,反倒是球迷們喜歡給他們灌上什麼球痴的人設,搞得好像除了訓練打球他們生活都不能自理一樣。
這麼說起來,這個冠軍教練系統雖然是針對籃球的,但是拓展一下其他領域也完全是很合理的嗎。
不過如果說李聖現在有的經驗值,那他肯定不介意揮霍一下買幾個增加自己泡妞機率的技能,可現在他連籃球主業都還沒整好,也只有基礎的100點“錢”,自然不會去好高騖遠。
於是他集中注意的,當然還是那些和籃球相關的,如果按照分類上來說,這裡面有“球探”、“培養”、“訓練”、“傷病”、“精神”、“比賽”等幾個大類。
分別來說的話,球探就是對於新秀和自由球員們的考察,尤其是對於一些自己不熟悉的球員,可以給出他們的能力評價。
不過暫時這對李聖來說沒啥用,至少這幾年看了球的他,靠著記憶也不會錯過那些能打的,何況目前球隊裡潛力新星都人滿為患了,未來兩三年球隊不發生意外的話都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了。
培養倒是用得著,這也正是李聖先前所考慮到的,要幫羅伯森提升投籃能力的部分。
這其中也有各種細分,比如說增肌、體能、速度、力量、投籃、突破,這些身體和技術方面的要素,都有所設計。
這裡面有一個李聖覺得很重要,首先就要購置下來的,就是需要花去2點的“一眼丁真”。
這個能力可以讓李聖完全提純出自己手下的球員們在各項技能上的水準評價,比如說投籃評分、控球評分、傳球評分。
投籃主要是三項投籃能力的評價,包括中投、三分還有罰球,而羅伯森的這三項能力分別是61、60和55,哪怕作為一個新秀,這個數值也可以說是很低的了。
而且,這肯定只是訓練中,還是一切狀態正常的理想狀態下能達到的水平,到了比賽中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可能只能發揮部分,也可能會突然爆發,這就取決於球員當時的狀態。
就算投射強如庫裡,也經常幹出賽前訓練超遠連進比賽中空位三分狂打鐵的表現,當然這有點玄學了。
而羅伯森的這個能力引數,在賽場上會有那麼鐵的表現也就毫不奇怪了,前面反而可以說是超常發揮了。
除了狀態影響,尤其是比賽時候的消耗會讓他無法保持訓練中的正常投籃手型,也有心態方面的原因,這就又要涉及到“精神”的領域了。
精神意志在競技運動中絕不是扯淡的事情,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且不談那些能打出來的尤其是在失敗中都能捲土重來的,莫不是神經過硬的,在nba裡那些帶傷上陣的情況更是如此。
只要想想你普通人腿上有傷跑起來都覺得刺痛的時候,球員們要忍耐著這傷痛在場上奔跑和激烈對抗,就可以想象這需要多麼強硬的精神。
當然,帶傷上陣的下場大多不太好,比如說科比用大傷拼進季後賽,最後自己的生涯餘暉也提前終結了,那之後他就再不是那個能夠一打五的老大了。
比如說佛祖湯普森的“兩分鐘”變成兩年,倫納德帶傷打在西決卻又被墊腳,毀了可能封神的賽季甚至可能影響了未來生涯,杜蘭特傷沒好全總決賽強行復出跟腱斷裂賽季報銷。
再比如說保羅和哈登的腿筋傷勢,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表現,甚至可能影響了冠軍歸屬和他們生涯走向。
傷病當然是遺憾的,但傷病本身也是這個聯盟的一部分,要拿總冠軍本來比的就是多方面的,未來還得多加一個防疫措施,要不然打個季後賽不是總教練被隔離就是球員打不了,誰能受得了?
所以說傷病方面的東西肯定也不能少,而商城裡面主要是分做兩個方面,一部分是對於傷病的預防,這個不用多說,其實就是需要平常的一些規避性訓練,以及某些玄學的buff。
比如說這個“鐵腳踝”,只要用上了,就能夠幫助球員最大限度的避免遭遇到腳踝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