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緊急,曹丕一聲令下,整個鄴城立即進入了戰爭模式。
傳檄各地,聚兵而出,信使快馬飛馳,分別奔向河東、河內、黎陽、內黃等地。
大軍出征自然需要時間,但是先鋒大軍確是已然整裝待發。
鄴城之東,五千甲士佇立,旌旗獵獵,鐵馬金戈,肅殺之氣沖霄,卻又森嚴陣陣,無有喧鬧。
陣前,曹丕正與一年輕將領把臂相談。
年輕將領面目剛毅,剛過二十的年紀卻不見絲毫稚嫩,眼神銳利,眉宇間頗顯傲氣。
“叔權,此番我任你為先鋒大將,前往馳援爾父,務必全速前行,不可怠慢,抵達之時,盡聽爾父之命,告知於他,我大軍隨後便到!”
“哈哈哈哈,兄長放心!這一刻,夏侯稱早就等候多時了!世人多稱那霍去病少年英才,然觀其行事,也不過爾爾,多為運勢、國勢所助,如今我既掌軍,便要叫天下人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將軍!嘿嘿,也要讓我父好生看看,能則自為耳,何必學他人!”
夏侯稱,字叔權,夏侯淵第三子。
其人便是在曹丕第一批提拔年輕人才的名單中,直接投身行伍之列。
夏侯稱自幼聰慧過人,勇力不凡,能辯士,能搏虎,常聚小兒以為行陳,自號將軍,行事法度嚴明卻無人忤逆,曹操與夏侯淵都很喜歡他。
唯一要說缺點,便是為人太多傲氣,見他喜歡軍事,讓他多學習兵法,他卻一句“能則自為耳,何必學他人”,把夏侯淵搞得又氣又奇。
夏侯稱有文武才,又與曹丕交好,如今曹丕繼位,急需親信之人,他自然便開始正式活躍了起來。
“沙場征伐,非同小可,汝能建功立業,自是天下景仰,但若因倨傲致敗,乃至殞身斃命,恐怕就要讓天下人恥笑了!當戒之勉之!去吧!”曹丕最後叮囑一番,便讓他提兵上路了。
夏侯稱略一拱手,扭頭翻身上馬,提槍揮鞭,一聲令下,旌旗招展,呼嘯東向。
曹丕望著兵馬漸漸離去,佇立不動,久久不語。
“叔權小將軍文武兼備,雖傲氣了些,但是才幹是實實在在的,此番建功,理所當然耳,之後必能為鄴侯之輔翼,鄴侯不必過於憂慮。”吳質看出曹丕的心思。
“季重所言甚是,況且年少才高,傲氣才是正常的,要是老成得緊,反而讓人擔心呢。”朱鑠也附和道。
曹丕點點頭,笑道:“我與叔權自好,小時候便知這個小弟弟非同凡響,對他的才能自是無有所慮,只不過是關心則亂罷了。唉,主要還是對他期望太高了啊。”說完,還不自禁地搖搖頭。
“不說此事了。公仁,鄴城兵馬準備得如何了?”
“鄴侯放心,一切正按原計劃進行,三日之內兵發內黃,五日之內,除河東兵馬路途遙遠外,其餘兵馬皆能聚集,那時鄴侯便可先領兵前往青州。輜重糧秣等溫恢溫主簿正加緊籌劃,想必也不是問題。”董昭是軍師祭酒,涉及到真正的兵馬籌劃方面,他比吳質等人更加擅長,故而被曹丕任命負責總攬出兵準備事宜。
董昭這種人,即便之前對曹丕領兵出征之事反對得厲害,但一旦事情決定下來,必然會全力做好自己本分的。
“黃河方面的防衛安排妥當了吧?”
“已經傳書曹仁將軍,令其為于禁將軍增兵,固守黃河防線,以彌補調離樂進、張遼二位將軍之兵的防線疏漏。此外河內蕩陰方面,也令徐晃將軍加固工事,以彌補曹洪將軍帶離一半兵馬的問題。各地正按軍議計劃進行,無有延誤。”
“好,這樣我便能放心領兵出征了!”曹丕心情大好,大大地吐出一口濁氣。
忙碌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五天的日子一晃而過。
曹丕留下曹彰、溫恢、吳質三人共掌中樞要事,而後親率大軍,自內黃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