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曹彰而言,桓範的效命足可以稱得上是一件雪中送炭。
一直以來,曹彰真正可以商量事情的人只有一個劉曄。
而且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二人即便是暗中見面,都是數得過來的。
不到萬不得已,不是極其重要的事情,二人一般不會見面。
曹彰就一門心思地樹立自己的威望,不管是領兵打仗的軍威也好,還是發明點小東西惠國惠民的民望也罷,實際行來,基本都是曹彰一個人做事。
當然,劉曄並未只管出大方向的主意,只不過他的出力都在暗中罷了,不管是河間叛亂也好,還是民間傳播曹彰的威望也罷,亦或是暗中佈局一些事務,同樣也是一個人在做。
很多事情,曹彰是沒有辦法找到人商量的。
現在有了一個桓範,不得不說,他感到輕鬆了許多許多……
次日,曹彰早早起床,一如既往練了練武藝之後,便洗漱整裝,前往官寺,去參與那闊別已久的例行議事,
自從北征以後,一直到回鄴城這幾日的休息,曹彰已經很久沒有參加例行議事了。
獨自策馬前往官寺,桓範自然是沒有前往,他如今只是曹彰隱於暗中的幕僚罷了。
今日的飛雪愈發大了一些,不過曹彰完全沒有心思去想這些。
他一路上都在想著,夏侯惇到底會如何來解決田疇一事。
畢竟夏侯惇那樣子,已經病入膏肓了……
來到官寺,直入政事堂,曹彰竟然是第一個到的人。
曹彰也不作他想,找位置坐下後,便靜靜地等待中,心中將昨日與桓範所議再次過了一遍,確定有無紕漏之處。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漸漸地,文武官員越來越多,曹彰也就不再獨自思慮,與主動上前問候的眾文武一一見禮,相互寒暄幾句。
期間田豫也到來,本來也準備隨眾上前見禮,不過曹彰眼神制止了他,只微微點頭作罷。
當曹丕進入政事堂時,例行議事便正式開始了。
“諸公,今日所議者有二,一是田疇論罪之事,二是左度遼將軍鮮于輔病重,需擬定繼任人選。軍國大事,最為緊要,先且議論這幽州都督的繼任人選之事吧,諸公但請暢所欲言。”曹丕一句話定下會議的基調。
鮮于輔都督幽州六郡軍事,經年久矣,如今換人,確可說是軍國大事。
至於田疇,曹丕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接下來的議事果然如同曹彰與桓範昨日商議一般進行,眾文武所舉薦者多集中於曹彰所言數人,唯一不同的是,直接就有人舉薦曹彰。
此人乃是前丞相主簿、今冀州牧主簿,溫恢!
曹彰對此頗有些意外。
他知道溫恢人挺不錯的,但是他也知道,以溫恢的智慧,肯定看得出來現在他與曹丕兄弟之間的微妙關係。
而即使是看得出來的情況下,溫恢還是舉薦了他,只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溫恢此人,正值不阿,一切論公,另一種是溫恢在主動向他示好。
曹彰當然不會自大到認為是第二種情況,心中不由得對於溫恢的評價又高了三分。
不愧是與梁習齊名的封疆大吏之才!
政事堂上的進展,幾乎都為桓範所料中。
眾人議論到最後,公認最合適的人選就是田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