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此番漢軍反應動作的確很快,短短半個月時間,一般而言根本不足以組織起兩萬人馬,並將其推進到黃河沿岸,依我之見,想必漢軍準備也是不足,尤其是糧草輜重等物。”程武提醒道。
“而且其兵馬駐足黃河,未曾立即渡河,恐怕也是短時間內渡河船隻不足的問題,由此可見,其軍雖速,也不利於久戰!”
“子烈此言有理!可有計策?”曹彰眼前一亮,他思路習慣性從戰場本身出發,此次反而忽略了戰場以外的東西,程武一句話便提醒了他。
程武略一拱手,並不驕矜,繼續說道:“不瞞將軍,我有三策,敢請將軍決之!”
“哈!”曹彰啞然一笑,喜上眉梢,笑道:“子烈速速道來!”
“下策,棄守安邑,北上絳邑,據澮水而守,此地在澮水與汾水之間,同時能更快會合幷州梁使君,迅速起置防禦工事,即便司馬懿兩萬大軍前來,我等亦遊刃而有餘也!”
曹彰聽罷,搖搖頭:“安邑乃是河東郡治所所在,我等既掌安邑,又傳檄四方諸縣,此乃威嚴所在,不可棄之,下策實不可行!請言中策。”
程武點點頭:“中策,即在鹽池——吳山一線佈置防禦,與司馬懿在此對決,或攻或守,或進或退,依具體情況而定,正如方才所言,漢軍準備肯定也不充分,我等久守不失,時日一長,或許便有可趁之機!”
“中策可行,且再言上策!”曹彰鄭重地說道,他此刻已經明白,程武他就是想講上策,什麼下策、中策,都是為了給他分析局勢,說服他用上策而進行的鋪墊。
程武聞言,微微一笑:“上策,利用司馬懿速戰之心,示敵以弱,誘敵深入,堅守安邑,而後倚仗我軍騎兵之利,輕騎四出,亂其後路,擾其軍心,待得敵睏意怠之時,擊其惰歸!”
曹彰聽完,微微皺眉,並未直接表態。
隨即,曹彰低頭看向河東地圖,暫時未作反應。
片刻後,曹彰抬頭說道:“放棄鹽池——吳山一線的險要,而固守安邑,是否太過冒險了些?如果司馬懿攻勢強勁,我等久戰之卒,或許等不到梁使君的到來,便會被擊潰。”
“將軍,司馬懿要想神速疾進,必然少帶甚至不帶攻城器械,而一旦其多帶攻城器械,那便必然不能神速疾進!前者,我軍易於防守,後者,梁使君必然能及時趕到,無論如何,漢軍要想破安邑,都不是那般容易之事!”程武鎮定自若,極為淡然,好似通篇大局,已然盡在胸懷之中一般。
曹彰腦海之中千迴百轉,電光火石,思索著計策的可行之處。
他總感覺,如果這般簡單就能解決掉司馬懿,好像有些不符合他的身份了。
但是,一時之間,仔細思索程武的計策,又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的確是可行之計,而且皆為陽謀,成功率極高!
“將軍!”
忽然,一聲輕呼將曹彰的思緒拉了回來。
曹彰定睛看去,出言者正是田疇。
“將軍,司馬懿固然有些本事,當初河內能與夏侯元讓將軍相持,更敗中求勝,足見其能。但是所謂兵者,豈止彼輩一人所決也?將軍神武雄才,用兵如神,足堪匹敵;而我軍百戰之卒,銳士勇悍,更勝漢軍;再者,如今河東之勢異也,諸縣降伏,豪強附屬,萬眾歸心,彼輩倉促而來,誠為應我之舉!我軍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如此大勢,只需穩紮穩打,焉能不勝?”
田疇說罷,又笑看著曹彰,補了一句:“司馬懿此人,縱有通天本事,時移勢易,又有何懼?”
曹彰一時羞愧,他知道田疇是在提醒他,不要陷入魔怔了……
喜歡魏虎請大家收藏:()魏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