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點頭稱是,這個問題他早就想得很通徹了。
不過,對於曹彰而言,他還想要的是蓄積自己的力量。
曹彰已經敏銳地發現,如果從鄴城的朝堂之上出發,要想後來居上壓制曹丕,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
因此,他與劉曄細細商議之後,達成了共識,那便是由外而內。
要在軍中培植自己的勢力,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統領邊軍。
因為邊軍是不可能被撤銷的,更不可能隨時換人。
先在邊境建立自己的根基,扶持親近自己的將領,曹彰在軍中的勢力便會想大樹的根鬚一樣,看似潛伏於地下,實則越來越長,越來越深。。
而這些東西,都需要自己能夠掌握兵權!
問罪扶羅韓,便是一個一舉兩得的手段!
常林與鮮于輔低調地互相看了一眼,皆看出了彼此眼中的一絲憂慮。
二人皆是老辣如狐之輩,不然又如何安坐一方?
“咳咳,咳咳咳咳……”鮮于輔猛地咳嗽起來,面紅耳赤,都有些喘不上氣了,好半晌方才緩過來。
看著眾人都望了過來,鮮于輔苦笑,說道:“年齡大了,又經歷此番之事,實在是有些心神疲憊啊。”
鮮于輔說罷,搖搖頭,又看向曹彰,繼續說道:“君侯,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認為可行之!倘若議定出兵,我麾下兵馬必定相隨,只是我確實身體有些不濟,恐不能隨軍了。”說罷,臉上露出歉意。
“無妨,將軍系邊防重任,當保重身體才是。”曹彰不動聲色,無有絲毫怨懟。
“不過,即便我不能隨軍,我麾下閻柔、解俊二人亦是大才,此二人可領兵助君侯一臂之力。”鮮于輔補充說道。
在場眾人皆是恍然大悟,看向鮮于輔的眼光,佩服者有之,鄙夷者有之。
“我亦贊同君侯之意,君侯放心,軍隊糧秣輜重必然齊備,我雖事務繁重,此事卻也絕不會耽誤。”常林隨後說道。
其實鮮于輔和常林身為一方大員,對於朝堂局勢肯定是有敏感性的。
在這個時候,二人既認為曹彰所行有理,卻又有些不想讓自己本人牽扯太多,常林還好,他乃是文官,身為幽州刺史,保障後勤就好了。
至於鮮于輔,他是武將,為了不隨軍征伐,只好將閻柔、解俊給推出了檯面。
幽州兩大首腦都贊同了,其他人哪裡還能有什麼意見,提議自然是直接透過了。
軍議當場便定下,軍隊休整,準備糧草輜重,同時派遣使者問罪扶羅韓,十日後兵發代郡!
喜歡魏虎請大家收藏:()魏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