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浩等人的辦事效率的確很高,明明才過去兩天時間,但是軍隊基本已經考量好了。
事實上,大軍出征真的是很麻煩的一件事,尤其是在曹軍現在兵力並不充分的情況下。
“今日一早便接到鄴侯訊息,任君侯為此次主將,故而加上君侯當初平亂帶回的三千士卒,正好一萬人馬。溫曼基也正在調撥精良的兵甲利器,三日之內,這支軍隊將成為我軍當下裝備最好的隊伍!另外……”
曹彰隨著韓浩一路緩行,聽他侃侃而談,很是滿意。
“元嗣將軍文武雙全,我父以將軍為中軍,當真是頗有眼光啊!”曹彰感嘆道:“難怪阿榮行事那般穩重,事無鉅細,基本瞭然於胸,行事皆有道理,看來是受了元嗣將軍很大的影響啊。”
“呵呵。”韓浩乍然聽曹彰提起韓榮,原本一本正經的神色瞬間變化,臉上露出了一絲慈祥。
“阿榮那小子確實有些地方像我,但是他還年輕,終究還是需要許多磨鍊,而且他有一個缺點,就是過於懶惰!做事能力雖然還行,卻經常想著偷懶,他所謂的穩重和事無鉅細、瞭然於胸,只是他對於大事的態度罷了,知道出了亂子更加麻煩,所以如此,實則也是為了少麻煩。還請君侯對他多加督促,他這小子,也沒什麼理想、慾望,如果不督促一下,可能以後就想著躺在床上等死算了。”
韓浩說著說著就搖起頭來,苦笑不已。
韓浩無子,韓榮是他家中族子,因見其舉止類己,故而過繼。
曹彰點頭應和,韓榮的確是這種人,做事沒什麼,可以說挺出色的,但是就是不想動,頗為懶惰。
只是這個人好奇心也比較重,曹彰與韓榮初次見面是在李明的鐵匠鋪。
當初曹彰是一時心血來潮,想做一把唐刀出來,但是軍中鐵匠技術有限,做出來的唐刀都比較脆,容易斷,曹彰一直不滿意,後來有人就像曹彰推薦了李明,說他的打鐵技術不錯。
當曹彰去到鐵匠鋪的時候,恰好遇到韓榮正想要搞一把鐵胎弓,於是三人就這般碰了面。
而韓榮聽到曹彰描述唐刀,頓時來了興趣,加上曹彰本人性格豁達不拘,待人真誠,韓榮、李明也都是實誠坦蕩之輩,一來二往之間,三人便相交莫逆,
雖然最後李明也沒搞出令曹彰滿意的唐刀,但是曹彰卻就此收穫了兩名好友。
而曹彰領兵出征平亂之時,親自邀請,言明利害,二人皆是義氣深重之輩,遂許驅馳,以為十三騎之二。
韓浩當初聽到韓榮給他說,要跟著曹彰去打仗的時候,不僅沒有不開心,反而喜上眉梢,想著自家孩子終於有了些血勇之氣,於是大力支援,無有絲毫阻攔。
“元嗣將軍放心,我與阿榮乃是兄弟手足,相交莫逆!他的事,自然也就是我的事!”曹彰昂然慷慨,大氣不凡。
“君侯,你來了!我正說去尋你呢。”
曹彰話音剛落,便聽一道聲音喊到自己,扭頭看去,正是田豫,其人同樣一聲勁裝打扮,正向這邊走來。
“國讓是一個時辰前來的,他作為副手,便想著先代君侯來看看。”韓浩在一旁解釋,雖然田豫還沒有走到身邊,但是韓浩依然說田豫是代曹彰來看的,足見其為人。
“參軍!”曹彰與田豫並不熟悉,此番還是第一次這種場合見面。
“君侯客氣了,如不嫌棄,便稱呼豫的表字吧。”田豫笑著說道,他本是幽州漁陽郡人,性子灑脫,雖然四十歲了,但是性子一直如此。
“哈哈哈哈,好,國讓兄灑脫,之後出征,還請國讓兄不吝賜教,你我齊心協力,方能驅逐異虜!”曹彰也順其意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