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好似終於落入了一種輕鬆的日常。
曹丕正式成為了曹氏的領導者,過程中絲毫沒有波瀾。
而曹丕本人,的確也有不錯的治國理政才能,雖然才二十二歲,但是在夏侯惇、程昱、賈詡等人的輔佐下,河北三州半,冀州、幽州、幷州和青州平原,都很順利地納入掌控之中。
幷州刺史梁習,不僅自己迅速傳書,表達了附於驥尾之意,同時幽州刺史常林也是當初被梁習舉薦給曹操的,在梁習書信送達後兩日,幽州刺史常林的書信也到了鄴城。
常林初任南和縣令,治理有方,卓有成效,因而提升為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之處,政績斐然。
與常林的信使一同抵達的,還有幽州真正的實權人物——鮮于輔的信使,鮮于輔乃是左度遼將軍、昌鄉亭侯,都督幽州六郡軍事,幽州兵馬中真正的邊防精銳部隊,基本上可以說是都在鮮于輔的手上。
之後不過數日,有一人自稱是平原縣丞郭淮的使者抵達鄴城,言稱平原郡守欲追隨孫觀投效劉協,而被郭淮設計斬殺,郭淮直接取而代之,一躍從平原縣的縣丞,成為了平原郡治所平原縣的暫時領袖,而後派人帶著郡守印信和原郡守的頭顱前來鄴城,請求曹丕派兵入駐平原。
曹丕也是果斷,在程昱的建議下,直接下令封郭淮為平原太守,同時派遣張合、李典為將,領兵入平原,陳兵黃河以北,欲完全掌控整個黃河以北的平原郡區域。
自此,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整個黃河以北基本上全部被曹丕收入囊中,而黃河以南之地,便是鞭長莫及了。
天子劉協,在荀彧、鍾繇等人的輔佐下,直接傳檄河南,幾乎沒有不順從的,些許反抗者,都被調換了。
在整個過程中,只有揚州九江郡發生了一些波折。
因為孫權親自帶著人馬打到了合肥,同時派遣張昭領兵攻擊當塗。
不過,很可惜的是,孫權還是敗了。
雖然沒有了張遼,但是孫權還是敗了。
敗給了夏侯惇心心念唸的人。
揚州別駕——蔣濟!
以及一個亡靈——曾經的揚州刺史,劉馥!
孫權氣勢洶洶,引十萬人馬攻略九江,所向披靡,打到合肥,卻中了蔣濟的埋伏,銳氣先墮。
而後,蔣濟帶著人馬堅守城池。
孫權勤攻不輟,不過,劉馥當年單馬造合肥,城高池深,多積木石,編草苫數千枚,益貯魚膏數千斛,為戰守備。
草苫就是用草編織的蓋東西的物件。
孫權圍攻合肥百餘日,接連大雨,城池欲崩,蔣濟以草苫、蓑衣覆蓋,夜晚燃燒魚膏等照明,城外一覽無餘,孫權隨便什麼動作,蔣濟都能提前防備。
加之江東士卒的攻堅能力實在是一言難盡,孫權根本就無法可施,所有算計都瞞不過蔣濟的眼睛。
於是,在張昭攻當塗同樣不利後,孫權只好領著十萬人馬灰溜溜地回家,結束了自己的第一次合肥之旅。
蔣濟也因功被提拔為揚州刺史,封爵關內侯,名聲大震。
當然了,蔣濟離“被”孫權刷成萬戶侯,還差了些距離,離被孫權抬進武廟,更差了些距離……
或許冥冥之中註定,孫權暗暗發誓,自己早晚還會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