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明,益州襲肅舉軍來投,我意將其軍交給你統帥,你以為如何?”
長江南岸,江東大營中,周瑜剛剛接見了前來投靠的襲肅,想奪襲肅的部隊給呂蒙。
這並非是周瑜人品惡劣,根源還是在江東軍制的問題上,軍隊私有化及其嚴重,而周瑜是志在天下的人,他一直想解決這個問題而不可得,既然既有的東西改變不了,那就從新的開始,面對新來的襲肅,他想從此時此刻開始把規矩立起來。
“多謝大都督美意!蒙以為不可!”呂蒙也並非傻子,他如果答應了這件事,江東軍將領人人自危,他必將成為眾矢之的,成為周瑜用來試探的擋箭牌。
“如今天下紛亂,諸侯爭雄,襲肅膽略有用,且慕王化而來,乃大義也,於國家計,不宜奪其兵。”呂蒙大義凜然地說道。
周瑜微微一笑,也不爭論:“子明所言甚是,與往日大不相同,看來最近這書是看進去了啊。”
呂蒙笑道:“承蒙吳侯教誨,不敢怠慢。”
孫權很是喜愛呂蒙和蔣欽,曾經勸他們多讀書,二人也聽進去了。
“報!”
就在此時,大帳外傳來探馬之聲。
“進來!”周瑜正姿肅容,高坐帥位之上。
一名士卒快步跑了進來,跪地彙報:“稟大都督,甘寧將軍傳來急報,曹仁率軍圍攻夷陵,請求支援。”
周瑜眉頭一皺,馬上說道:“召集眾將,升帳議事!”
不到一刻,東吳諸將陸續趕到。
“諸位,曹仁圍攻夷陵,興霸求援,諸位以為如何?”
“大都督,可立即分兵救之。”程普率先說道。
“江陵城近在咫尺,兵馬甚眾,未知其虛實,若此間來攻大營,何以當之?”
“甘興霸乃江東大將,豈可不救?”
“可讓甘寧棄城而走耶。”
眾將各執己見,各說各話。
“好了!”周瑜一聲落下,當即壓下了帳中雜亂的聲音:“我意已決,我欲親自率軍救之,但留何人代我守衛大營?”
這就是周瑜的威勢,從跟隨孫策蕩平江東開始,便在軍中建立起了威望,赤壁之前又降服了老將程普,之後又打贏了赤壁這一驚天之戰,在江東軍中幾乎可以說是說一不二,無人忤逆。
“凌公績可當此重任,我與都督同行,以為前驅,十日之內,必奏凱歌!”呂蒙推薦淩統,並且請戰。
周瑜點點頭,看向淩統:“公績可願暫代我任,守衛大營?”
周瑜並沒有直接下命令,而是用一種商量的語氣和淩統說話。
只因他知道淩統與甘寧有殺父之仇,當初甘寧尚在黃祖麾下時,凌操便死於甘寧之手,即使威嚴如周瑜,在這種事情上也不願以命令強迫他。
然而淩統此人,輕財貨,明大義,有國士之風,心知軍國大事,不容兒戲,略一思忖,說道:“十日為期,統必不失大都督所望!”
“好!我留萬人在此,十日內必還!”
周瑜當即調兵遣將,安排行動。
其實相比於去救甘寧,淩統內心或許反而更願意留下守大營。
南郡,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