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把豬、鹿的心臟清理出來,給那雕做午餐。
………………
到了申牌時分,李白正在洞前習劍,遠望空中,突然出現一個黑點,知是神鵰飛回,便在下面連聲呼喚。
不一會兒,那雕飛離他的頭頂不遠,兩爪下抱定一物,輕輕飛落下來。
李白見它不似以往那樣,將野獸從空擲下,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個大蒲包,約有三尺見方,不知是什麼物件。撕開一角,露出許多白色晶瑩的小顆粒。
他仔細一看,正是自流井的上等官鹽,足有二三百斤重,何愁再沒鹽用。
李白大喜,運進洞去,出來對那雕道:“雕兄,你真是神通廣大,可愛可佩!對了,你是偷的呢,還是給了對方報酬?”
那雕只是瞑目不答。
李白便將預備給金眼雕吃的東西取來,正在調弄那雕之時,忽然聞得一陣幽香,從崖後吹送過來。
他走過去看時,原來崖後一株老梅樹,已經花開得十分茂盛,寒香撲鼻。
李白大喜,拿出一壺酒和一隻燒雞腿,在梅花樹下徘徊了一陣,見天色已漸黃昏,不能再攜雕出遊,便打算進洞去修煉。
他剛剛走到洞口前面,忽見相隔有百十丈的懸崖之前,一個瘦小的青衣人,在那冰雪鋪蓋的山石上面跳高縱遠,步履如飛,直往崖前走去。
李白所居的石洞,因為地形的關係,後隔深潭,前臨數十丈的削壁斷澗,天生的奇屏險障。人立在洞前,可以把十餘里的山景一覽無遺。
而從捨身巖上來,通到這石洞的這一條羊腸小徑,又曲折,又崎嶇。春夏秋三季,是灌木叢生,蓬草沒膝;一交冬令,又佈滿冰雪,無法行走。
因此,普通人是根本無法來這裡的。
李白見那青衣人毫不思索,往前飛走,好似輕車熟路一般,暗暗驚異。
“這塊冰雪佈滿的山石上面,又滑又難走,一個不小心,便有粉身碎骨之虞。這人竟有這樣好的功夫,定是劍仙無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白正在胡思亂想,那青衣人轉過一個崖角,竟自不見。
沒過多久,離崖前十餘丈高下,一個人影輕靈地縱上來。
那雕見有人上來,一個迴旋,早已橫翼凌空,只在李白頭上飛翔,並不下來,好似在空中保護他一般。
李白見那上來的人穿著一身青,頭上也用一塊青布包頭,背上斜插著一柄長劍,面容秀美,裝束得不男不女,看去甚是面熟。
李白正要張口問時,那人已搶先道:“我奉了家師之命,來採這凌霄崖的宋梅,去佛前供奉。不想哥哥隱居之所就在此間,可稱得上是幸遇了。”
那人將頭上的青布包頭取下,現出螓首蛾眉,秀麗中隱現出一種英姿傲骨。
來的這個女子,正是峨眉前山解脫庵廣慧師太門下帶髮修行的女子餘英男。
李白現在獨處空山,忽然見她來做不速之客,又見人家有這一身驚人的本領,一種敬愛之心油然而生。
自己正感寂寞的當兒,無意中添了一個山林伴侶,正好同她結識,彼此來往盤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