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隻金眼雕風捲殘雲般吃完臘味以後,便往外跳去。
李白也急忙跟了出來,只見那雕朝著李白長鳴,掠地飛起。
李白著了慌,便在下面直喊,眼看那雕在空中盤旋了一陣,並不遠離,才放了心。
忽見它一個轉側,投向洪樁坪那邊直落下去。不一會兒,它又飛翔回來,好似鐵爪下抓著一個什麼東西。
等到它飛離李白有十丈高下,果然擲下一物。
李白近前一看,原來是一隻梅花鹿,已是鹿角觸斷,腦漿迸裂,擲死過去。
那雕也飛身下來,向李白連聲叫喚。
李白見它能自己去覓野食,越發高興,愛那鹿皮華美溫暖,想剝下來鋪床,便取出一把解刀,將鹿皮剝下,將肉割成小塊,留下一點脯子,準備拿鐵叉烤來下酒。
那雕在一旁任李白動作,並不過去啄食。忽然,它跳進洞去,抓了一塊臘豬骨出來,擲在李白面前。
李白恍然大悟,那雕是想把鹿肉醃熟再吃。
於是,他進入後洞,取來水桶、食鹽,在陽光下面將鹿肉洗淨,按照川人臘燻之法,尋了許多枯枝,在山凹避風之處,將鹿肉醃燻起來。
李白喜歡美酒佳餚,雖然廚藝遠遠比不上杜甫,但醃肉這種活兒還是會的。
從此,那雕日夕陪伴李白,有時去擒些野味回來醃臘。
李白得此善解人意的神鵰為伴,每日調弄,指揮如意,毫不感覺孤寂。他幾次想乘雕飛翔,那雕卻始終搖頭,不肯飛起,想是來時受過吩咐的。
過不多日,便是冬月十五,那雕果然飛回凝碧崖聽經,三天後才回來。
李白潛心修煉,時光易逝,轉眼便離除夕不遠。
李白將在峨眉縣城內購買的年貨、爆竹之類搬了出來,特別替那隻神鵰醃好十來條臘鹿腿,準備同它過年。
他又用竹籤、綵綢糊成十餘隻宮燈,到除夕晚上懸掛。每日除了修煉之外,做做這樣,弄弄那樣,雖然獨處空山,反顯得十分忙碌。
到二十七這天,那雕又抓來兩隻野豬和一隻梅花鹿,李白依舊把鹿皮剝了下來儲存。
等到他跑到洞中,取鹽來醃這兩樣野味時,猛發覺所剩的鹽,僅夠這一回醃臘之用,以後日用就沒有了。
他急忙跑到後洞存糧處再看時,哪一樣家常日用的東西,都足敷年餘之用,惟獨這食鹽一項,竟因自己只顧討神鵰的喜歡,一個勁醃製野味,用得太不經濟,以致在不知不覺中用罄。
雖然目前肉菜之類都醃好,足敷三四月之用,但以後再打來野味,便無法辦理。
他望著鹽缸,猶豫了一下,只得先將餘鹽用了再說。
“雕兄,我的鹽快沒有了,等過了年,進城去買來食鹽,你再去打野味吧。現在打來,我是沒有辦法弄的啊。”
那雕聞言,忽地衝霄而起。
李白知道它不會飛遠,司空見慣,也未在意,喊道:“天已快交正午,你去遊玩一會兒,快些回來,我等你同吃午飯呢。”
那雕在空中一個迴旋,眨眨眼竟然不見。直到未初,還未迴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