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玄霜微笑道:“那是過去的事了。現在的女皇帝,每年所頒發的命令,都是勸老百姓勤工務農,就是說要工人用心做工,農人用心種田,未見過要準備打仗的命令。”
有個商人模樣的道:“這倒是真的。我去年到過吐蕃即今西藏),他們的皇太后,是大唐的公主,現在還一直和華夏走親家。
聽說那位公主嫁來的時候,帶來了許多書籍、種籽、工匠、樂師等,許多吐蕃人都會種田。我就曾在拉薩附近,親眼看到田裡的禾苗綠油油的。要是咱們也會耕種,就不用這樣辛苦啦。
我還吃過他們種的大白菜,這些都是公主帶來的種籽,咱們這裡沒的。味道好得很哩!吐蕃人很感激那位公主,跟漢人非常和好。”
武玄霜知道,他說的是文成公主李世民之女)嫁給藏王松贊干布的事,微笑道:“普天之下,喜歡打仗的,都只是很少很少的人,我們漢人本來就願意與各族人和好。”
大家正在聽那維族商人談論吐蕃的新鮮事,這時又來了一個維族婦人,粗眉大眼,面色黃中帶黑,是維族中常見的那種女獵戶。
她帶著的那個孩子,卻很清秀,不像一般維人的孩子。她牽著一匹瘦駱駝,來到之後,也和孩子雜在人堆中烤火。
武玄霜忽然發覺,那女人好像很注意她,時不時用眼角瞟來。
武玄霜以為她是少見漢族男子,心中還不以為意,見她那孩子伶俐可愛,就挨近去,想逗他玩,還掏出一片杏仁果脯給他。
這是武玄霜從長安帶來,還未吃完的。
那孩子正要去接,他母親突然一掌打下,將孩子的小手開啟,瞪眼罵道:“不準要漢人的東西!”
那孩子嘴唇開闔,好像非常奇怪,想向母親問話的樣子。
那維族婦人斥道:“不準要就不準要,不准你說話!”
這一剎那,武玄霜忽然發現,她的目光對看自己,眼光中竟然有極其怨毒的神色!
武玄霜一生不知碰過多少敵人,卻從未曾見過有人用這樣的眼光看待她,那是充滿陰沉、冷漠、仇恨、怨毒的眼光。
更奇怪的是,用這種眼光看她的人,並不是她的敵人,而是一個素不相識的維族婦女!
那維族老爺爺道:“大娘,不要害怕,這小夥子是個心地很好的漢人。”
剛才那個商人模樣的人,解釋道:“漢族客人,我說實話,你別見怪。你的心地很好,可是也有許多不好的漢人,曾經讓我們上過當。
他們拿一些好吃的東西哄孩子,拿一些好看的花布騙姑娘,往往只用一匹布,就換走了我們的一匹駱駝。所以,好些做父母的,都不準孩子們和姑娘們接受漢人的東西。”
接著,他轉過頭來,對那維族婦人道:“漢人有壞的,也有好的,這位客人就是好的漢人,他前幾天在沙漠裡,還送過三大皮囊的水給康巴大爹,救了他一家子哩。這位客人不會騙你的,他送東西給你孩子吃,你就要下來吧。”
那維族婦人一聲不響,卻拉著她的孩子,避開武玄霜,擠到另一邊的人堆裡了。
武玄霜心中知道,那維族婦人若然只是為了不信任漢人,決計不會用那樣仇恨的眼光看待她。令她大惑不解的是,她為什麼要用這樣的眼光看待她呢?
一個面有刀疤的青年,站起來道:“這位大爺的話,說得不錯,漢人有好的也有壞的,我就碰過一個很好的漢人,他是我的救命恩人!
他沒有留下名字,可是我知道他是誰。你們中也許有人碰見過他,就算沒見過他,也可能聽過這個名字……他就是天山劍客!”
此言一出,許多人都紛紛嚷起來:“天山劍客!”
“天山劍客!”
“不錯,我聽過這個名字。”
“我受過他的恩典。”
“快說吧,天山劍客是怎樣救了你的性命的?”
從人們鬨動的情形來看,敢情那位天山劍客是一位行俠仗義、深得人心的漢族英雄。
武玄霜心中一動,只聽得那面帶刀疤的少年繼續道:“我像諸位一樣,也是為了逃避可汗的點兵,來到這裡的。
我帶了老母弱妹,逃到半路,便碰見大汗派來的巴圖魯,共有四人之多。他們不但要捉我,還要搶我的妹妹。我並不怕當兵,但我不能不保護我的妹妹。
喏,你們瞧,我面上的這一刀,就是那兇惡的巴圖魯劈的!這裡是我的妹子,你們瞧,她受了那次驚嚇之後,現在病還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