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場中陸續有人表演武功,李白卻已無心觀看。
許多武士擠了上來,將李白包圍在人叢之中,場中表演些什麼,他更看不清楚了。
人叢中仍然有人談論李白剛才的那場比試。
李白聽得有人談論自己,分外留神,豎起耳朵來聽。
只聽得後面有人竊竊私議,有個人道:“我說主考斷得不公,應該是那姓張的獲勝。試想若是手執利刃,真正交鋒,張之奇在他的心窩刺了三下,不早已要了他的命麼?”
另一個人道:“這也不然,若是真正交鋒,張之奇早已遍體鱗傷,雖說不是傷著要害,但他怎能還有氣力刺中對方的心窩?”
又一人道:“你們兩個,說法都不對。”
爭論的這兩個人問道:“依你說呢?”
那人笑道:“我也無法判斷。其實,咱們都未曾看得清楚,不知那姓張的是受了幾次劍傷之後,才刺中對方的心窩的?”
這一反問,登時把那兩個人問得啞口無言。
要知高手比鬥,若然在非要害的地方中了幾劍,立刻便反攻克敵,重創對方,當然算是他贏;但若是中了幾十劍之後,那就是說他劍法遠遠不如對方。
在真正手執白刃交鋒的情況下,他早已要撒劍認輸,又焉能刺得中對方的心窩?
那些人既然看不清楚,爭論只好作罷。
有人叫道:“快看,快看!場中這個人使六合大槍,使得真有功夫!”
李白掂起腳來,抬頭一看,只見場中一個武士將一根大槍舞得呼呼風響。
武學中有句話說:“槍怕圓,鞭怕直。”
使槍若然似使鞭一樣,能夠軟硬隨心的抖起圓圈,那確是頗有功力。
但李白心神不屬,看了一會,便看不下去,心中老是琢磨李明之對他說過的話。
忽然,有一個滿面虯髯的武士,擠到他的跟前,拍了他一下肩膀,在他的耳邊低聲道:“老兄真是深藏若虛!”
李白嚇了一跳,只見這個虯髯武士露出詭異的笑容,往下續道:“以老兄的劍法而論,本來可以完全不讓對方刺中,你卻故意讓他在你身上戳了無數白點,這真是君子之風,成人之美,佩服,佩服!”
李白急忙道:“哪裡,哪裡!崔仲元的劍法委實厲害,是他有意讓我呢!”
那武士搖頭道:“我若是崔仲元,早已撒劍認輸了。縱然他不知道你是故意讓他,但你在無關要害的地方中了他四次劍點之後,就立刻刺中他的心窩。他是名家弟子,居然還好意思再打下去,臉皮真是厚得可以!”
李白心頭怦然一跳,猜不透他的來意如何。
那虯髯武士又道:“小弟還有一事未明,要向兄臺請教。”
李白極不願意與他說話,幸好這時場中正有精彩表演,眾武士喝彩聲如雷,他支支吾吾的含混過去,趁這機會再擠到前面,裝作留神觀看場中的表演。
………………
哪知這一看,真的把李白的目光吸住。
只見場中一個白衣武士,正在表演“飛刀斷樁”的絕技。
校場的一角,插有十根柏木樁,每根木樁都有茶杯粗細,白衣武士在離木樁七八丈遠之處,揚手射出一柄飛刀。
喀嚓一聲,木樁立即斷了一根。
這門功夫,準頭還在其次,他以輕薄的匕首削斷木樁,這內家勁力,卻是非同小可。
“真是藏龍臥虎啊!”李白心中暗暗喝彩。
片刻之間,那白衣武士已削斷了七根木樁,忽地取出三柄飛刀,朗聲道:“最後這三柄飛刀,我要同時將三根木樁削斷!”
此言一出,登時全場肅靜,人人都睜大眼睛,注視白衣武士的三柄飛刀。
只見他把手一揚,卻並不見飛刀向前飛出。
眾人方覺奇怪,陡然間有人尖聲叫道:“捉刺客啊!”
原來,那人向前揚手,飛刀卻從背後飛出,三柄飛刀都射到主考臺上,竟是立心要刺殺神武營的都尉李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