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應試的名次排在中間,他看各州縣保薦來的武士,弓馬雖然嫻熟,其中武藝超群之輩,卻是寥寥可數。
看了一會,只有河南禹縣的一個武舉最為可取。他表演的是神箭功夫,正面三箭,反手三箭,都中紅心。
再叫一個人從他背後連發三箭,他在馬背上頭也不回,聽到對方的弓弦一響,他便立即反手射出,居然把對方所射的三支利箭一一碰落,箭鏃碰著箭鏃,毫無差錯,博得滿場的喝彩聲。
但在李白看來,此人除了箭射得準之外,只是加上了“聽風辨器”的本領而已,也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
不過,李白怕引人注目,也跟隨著眾人喝彩。
接下來,是江西泰和縣一個武舉人表演鐵腿功夫。
李明之吩咐衛士在校場上豎起木樁,頃刻間搬來了十根碗口般粗大的柏木,每根長達八尺。
一個武士走出來,抱起一根木柱,往地下一按,木柱齊腰插入地中。不多一會兒,地上就豎起了十根木樁,整整齊齊,排成一列。
應選的各縣英雄,都吃了一驚。那江西武舉人的鐵腿功夫,未曾表演,不知如何,而這武士的手勁卻是非同小可。
那武舉人向主考官鞠了個躬,道:“我要把這十根木樁踢斷,若有一根不斷,甘心受黜。”
說罷,他來到柏木樁前,右腿一彈,只聽得喀嚓一聲,第一根木樁露在地面的部分,登時斷了。那人跟身進步,左腿一橫,砰的一聲,第二根木樁又倒。
他便在喝彩聲中,一路連環腿掃去,頃刻之間,十根木樁都被他踢斷。就是用斧頭來砍,也沒有這樣容易!
“好!”頓時喝彩聲如雷,久久不絕。
神武都尉李明之微微一笑:“彈腿功夫,練到這樣,很不容易了。”便在他的名字上打了一個圓圈。
那武舉人滿懷高興,李明之笑道:“你還能把地下的那一段木樁拔起來麼?”
那武舉人怔了一怔,吶吶道:“這個,這個,我,我未試過……”
李明之一揮手,叫他隨身的一個衛士出來。
只見那個衛士俯腰一抓,立刻將埋在地下的一段木樁拔了出來,手法又快又準,也是在片刻之間,不費吹灰之力,便把十根木樁都抓起。
這回連李白也有點吃驚,要知道,這樣抓起木樁,比踢倒木樁何止艱辛十倍!李明之的這個衛士,使的正是大力鷹爪功。
李明之對那武舉人道:“你被錄取了,就在他手下做個小隊長吧,閒時也可以跟他再練練功夫。”
原來,他見這武舉人面有驕色,便故意挫一下他的氣焰,免得將來做他長官的人難於駕馭。
就在這時,忽聽得人叢中有人發笑。
李明之叫那個人出來,問道:“莫非,你有更高明的本領麼?”
那人道:“還未輪到我應試。”
李明之道:“準你現在就試。”
那人要了兩升綠豆,鋪在地上,在綠豆上輕輕踏著方步,走了一圈。
全場靜得連一根針跌在地下,都聽得見響,一個個睜大了眼睛。
原來,綠豆經那個人踏過,都變成了豆粉,這種內家功夫,比起抓起木樁,那又要艱難得多了。
李白心道:在已應試的諸人之中,當以這人的武功第一。
他向旁人打聽,才知道此人是湖南新化縣的武師周大年。
李明之笑道:“你成績很好,但你能夠把這地上的豆粉,一點不剩都收起來麼?”
周大年一想,即使用掃帚來掃,也未必都收得乾乾淨淨,覺得這話問得有點古怪,一時之間,未敢回答。
李明之招一招手,叫他側邊一個執掌大旗的武士過來,吩咐道:“你把地上的豆粉,都替我收拾起來。”
那武士應了一聲:“遵命。”便將大旗一卷。
離那青磚地面約有三尺,突然捲起一股旋風,如虹吸水,但見地上的豆粉被旋風捲成柱狀,吸進那翻騰的旗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