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鶯飛草長,田畝間禾苗茁密,一片青碧。
在通天塔中的這個“女帝時空”中,上官婉兒是非常重要的npc,當然她自己並不知情。
這七年來,她幽居在山上,幾曾見過這等美妙自然的鄉村景色?
此刻離家遠行,心情稍稍寬舒,放目瀏覽,山清水秀,田畝縱橫。山間有采茶姑娘的歌聲,田頭上有兒童嬉戲,樵子荷鋤,農夫把犁,沿途所見,竟是一片太平的景象。
她走了一程,發現路旁有一座茶亭,微感疲渴,便進茶亭歇腳。
賣茶的是個白髮蕭蕭的老人,精神卻很健鑠,笑著招呼上官婉兒道:“姑娘是哪個村子的?”
上官婉兒胡謅道:“我是從廣元來,到巴州去投親。”
老人笑道:“怪不得面生,原來是外縣來的。這兩年比較太平,若在以前,單身的姑娘,不敢出遠門呢。”
上官婉兒心中一動,笑著問道:“聽老丈所說,光景過得還不錯吧?”
老人點點頭:“說怎樣好,也不見得,不過兩餐粗茶淡飯,倒是不用愁了。嗯,我年紀已老,有兩頓飯吃,也很滿意啦。說老實話,比起以前,那是好得多了。”
上官婉兒笑道:“聽你所說,當今的女皇帝,反而比以前的男皇帝好了?”
老人也笑道:“可不是麼?我們村子裡有好些讀書的先生,都在咒罵當今的女皇帝,而我們這些莊稼漢,卻但願老天保佑她多活幾年。”
上官婉兒奇怪道:“為什麼?”
老人道:“我們老百姓,不管誰做皇帝,男的也好,女的也好,但求日子過得稍微好些,就心滿意足了。以前收割一石穀子,要納三鬥租稅,現在只要一斗半,比以前少了一半哩。
最好的是,現在不準富豪之家強賣強買,不論你怎樣窮,一份口分田總是有的,只要勤耕善織,日子也就可以對付著過了。”
原來,唐太宗開國初年,因為地廣人稀,施行的是“均田制度”,男子十八歲以上給田一百畝,八十畝是“口分田”,二十畝是“永業田”。
永業田在身死之後,可以由子孫繼承,口分田則由官家收回,轉給別人。
後來,豪強兼併,均田制施行沒有多久,便名存實亡,所有田地准許自由買賣,許多窮人連“口分田”也被富豪之家恃勢強買去了。
到了武則天掌權後,嚴禁買賣田地,另外寡婦無依的也有三十畝“口分田”分,因此在有唐一代,以武則天的時期,農村最為興旺。
上官婉兒聽了這一番話,不由得呆呆發愕。
老人又笑道:“當今女皇帝在位,你們姑娘們可得意啦!”
上官婉兒道:“她做了女皇帝,難道天下的女人都沾了她的光不成?為什麼得意?”
老人笑道:“哈,就是沾了她的光。姑娘,你還不知道麼?我聽咱村子裡的教書先生說,天后已下了命令,女人有本領的,也一樣可以做官,聽說將來還要開女科呢!
咱村子裡有些姑娘,已吵著要念書了,將來好去應考。
讀書的先生們大搖其頭,說什麼以前的聖賢有話‘女子無才便是德’,而武則天做了皇帝,天翻地覆,連聖賢的話也反過來了。
還有哩,以前在咱們村子裡,做丈夫的打老婆,那是稀鬆尋常的事情。現在嘛,婆娘們可神氣起來了,說女人連皇帝都可以做得,為什麼要受男人的欺負?
這兩年來,村子裡打老婆的事情,也少了……”
上官婉兒不禁笑道:“你們村子裡的讀書先生,大約又要不服氣了?”
老人道:“可不是麼?他們說什麼三綱五常之中,便有一條是‘夫為妻綱’,現在也反過來啦。不止讀書先生,有好些男子漢,也不服氣。”
上官婉兒笑道:“你呢?”
老人嘆息道:“我的老伴兒,早死掉了……再說了,她生前的時候,我也沒有和她打過架。”
上官婉兒呷了口茶,問道:“你們村子裡的讀書先生,還有什麼罵武則天的?”
老人道:“這可多了,不過罵得最兇的,有兩件事情。第一是罵她荒淫無道,用他們的話說,就是‘穢亂宮廷’,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公開養漢。第二件呢,是說她殘暴,亂殺人!”
上官婉兒杏臉飛紅:“是呀,這兩件事情,總不能說她好了?”
老人道:“女皇帝養不養漢子,我們不知道。不過,我們莊稼漢倒是另有議論。”
上官婉兒道:“怎麼?”
老人道:“以前的男皇帝,除了三宮六院,還有無數宮娥,每三年還要挑選秀女。哈,那時候每逢挑選秀女之期,可把我們害慘啦!做父母的忙著嫁女兒,還得應付官府的勒索。現在就算女皇帝養了幾個漢子,總沒有挑選秀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