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年,即開元二年,以河北諸州刺史統領團結兵,以靺鞨大祚榮所部為忽汗州,大祚榮為都督,封渤海郡王,其地始專稱渤海。
721年,即開元九年,令監察御史宇文融主持括戶。
722年,即開元十年,吐蕃奪小勃律九城,小勃律首領沒謹忙聯合唐軍大破吐蕃,唐封其為小勃律王。
723年,即開元十一年,納張說建議,募兵宿衛,號長從宿衛。改政事堂名為中書門下,置堂後五房。
724年,即開元十二年,僧一行製成銅黃道遊儀。
725年,即開元十三年,長從宿衛改稱騎。一行與梁令瓚製成銅鑄水運渾儀。南宮說等人以一行之術實測子午線1°之長。
733年,即開元二十一年,改全國十道為十五道,各置採訪處置使。
734年,即開元二十二年,以裴耀卿為江淮、河南都轉運使,於運河沿線置倉,分段轉運江淮倉米,唐蕃會盟於赤嶺,各樹界碑。
737年,即開元二十五年,募諸色徵行人及客戶為長征健兒。定令一千五百四十六條,共二十七篇、三十卷,是為《開元二十五年令》。
738年,即開元二十六年,封南詔皮羅閣為雲南王,賜姓名為蒙歸義。《唐六典》成書。
742年,即天寶元年,全國兵數為五十七萬四千名,邊兵佔四十九萬。
744年,即天寶三載,葛邏祿、回紇兩部,敗拔悉密部頡跌伊施可汗。回紇部骨力裴羅,自稱骨咄祿毗伽闕可汗,
745年,即天寶四載,後突厥為回紇所滅。玄宗敕改波斯景教)寺為大秦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746年,即天寶五載,敕天下度僧尼,並令祠部給牒。封回紇骨力裴羅為奉義王、懷仁可汗。
747年,即天寶六載,八月,安西四鎮節度副使高仙芝破小勃律。
749年,即天寶八載,詔停折衝府上下魚書,府兵制廢。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攻拔吐蕃石堡城。
750年,即天寶九載,安祿山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安西節度使高仙芝,襲破石國。南詔背唐,附吐蕃。
753年,即天寶十二載,十二月,鑑真和尚抵扶桑。
754年,即天寶十三載,唐相楊國忠徵兵全國,令劍南節度留後李宓進攻南詔,大敗於太和城。是歲,全國戶九百零六萬九千一百五十四,為唐朝之盛。
755年,即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唐詔令軍事要衝置防禦使。十二月,叛軍陷洛陽。唐監軍邊令誠奉詔殺封常清、高仙芝于軍中。吐蕃贊普棄松德贊即位。
756年,即天寶十五載,正月,安祿山稱帝於洛陽,國號燕。六月,叛軍陷潼關。玄宗奔蜀,至馬嵬驛,軍士譁變,殺楊國忠,玄宗被迫縊殺楊貴妃。太子李亨走靈武。叛軍陷長安。七月,李亨即位於靈武,是為肅宗。
757年,即至德二載,正月,安祿山為其子安慶緒所殺。九月,唐軍與回紇軍克長安。十月,唐軍克洛陽,安慶緒逃往鄴郡。置左右神武軍,至此北衙始有六軍。
758年,即幹元元年,唐以魚朝恩為觀軍容使,總監郭子儀等九節度使大軍數十萬圍安慶緒於相州鄴郡)。置度支、鹽鐵、都團練使;廢採訪使,更置觀察使。
759年,即幹元二年,三月,史思明增援安慶緒,敗九節度使兵於鄴城,旋殺慶緒,還范陽,四月,自稱大燕皇帝,九月,攻佔洛陽。
761年,即上元二年,三月,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
762年,即寶應元年,四月,玄宗、肅宗相繼去世,張皇后謀立越王,宦官李輔國、程元振幽張皇后,殺越王,擁立太子李豫,是為唐代宗李豫。八月,浙東袁晁起義。
763年,即寶應二年,正月,史朝義自縊,餘黨降唐,安史之亂結束。十月,吐蕃攻佔長安十餘日,代宗奔陝州。十二月,代宗返長安,神策軍扈從,入為禁軍……
在這個時間段中,有兩個npc非常重要,那就是傳奇女帝武則天、才女上官婉兒。
喜歡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請大家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