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幾乎跳起來道:“司馬遊?”
杜甫沉聲道:“是,我們曾見過此人的名字。”
李白大聲道:“是在墳場?”
杜甫點頭道:“墓碑上的名字。”
李白和杜甫,在救秀貞逃出魔掌之際,沒有去想“司馬遊”這個名字。
只是等到秀貞已獲救後,他們從曹羲的話裡發現了破綻,才對“司馬遊”這名字留意起來。
昨夜,他們在墳場裡看過這個名字。在一夜之間,他們看過的碑文銘刻,不止一千八百,但他們還是能想出這名字的來源!
那是很簡單的“愛子司馬遊之墓”,墓冢全無可疑,是東列第十八座墓碑。
杜甫、李白立即趕往墳場,動手挖掘。棺樞極大,十分華貴,是上好的柳州棺木,很是沉重。兩人開啟棺材,棺裡沒有任何寶貴的事物,也沒有任何神秘的東西,只有一具死屍。
而且,這具死屍早已腐爛。
兩人在下午的陽光下淌著汗,汗水像千百道小河般,淌下頸項,流落襟內。
杜甫道:“這不是司馬遊的屍首。”
李白道:“碑上卻刻著司馬遊的名字。”
杜甫道:“這人是個胖子,而且牙齒早已腐脫多枚,髮色灰白……這人的身段、年齡,跟司馬遊皆不吻合。”
李白道:“所以這一座墓,是用來告訴人們:司馬遊已經死了。”
杜甫道:“可是,司馬遊又出現了。”
李白道:“所以,這一座墓所掩飾的事實,已不能掩飾。”
杜甫道:“問題是,誰替他掩飾?為什麼要替他掩飾,說他死了?”
李白沉吟著,緩緩道:“聽曹莊主說,這淫賊曾被下過牢,如果是真的,這賊子惡名昭彰,一定是押在大牢裡。”
杜甫霍然道:“所以,我們到大牢去查,一定可以得到訊息。”
………………
以杜甫和李白今時今日的名氣和手段,要使大牢的獄官恭恭敬敬把犯人名冊拿出來審查,其實並不怎麼困難。
於是,經過李白和杜甫的細察與詳詢,司馬遊的確是曾下此牢。
而司馬遊的案子,十分駭人。他十歲開始就犯調戲罪,十三歲以後,就強姦婢僕,至十六歲,就有了不遂而殺人的紀錄。
往後五年內,他犯下的姦淫罪名,至少有七十多宗,其中有十一宗弄出人命。
當然,這還不包括沒有投報的,或被殺人滅口而致沒有留下佐證痕跡的案子。
直至三年之前,官府才畫形通緝司馬遊。
杜甫和李白查到這裡,不禁各自發出一聲輕嘆:這人犯案十三年,才開始通緝,實在已經不知害了多少條人命,玷辱了多少女子的清白……
司馬遊卻是經過兩年後,才被擒獲的,當時的判決是:斬立決。
也就是說,在一年前,司馬遊就已惡貫滿盈死了的。可是,今日杜甫和李白,卻親眼見他犯罪,並且親手擒住了他。
司馬遊並沒有死。那麼,是誰救他?
救他的人,不僅使他恢復自由,而且還企圖替他掩飾。那麼在墳場裡的死屍,到底又是誰?
李白、杜甫打聽之下,知道此事的人都說,司馬遊的確已被處斬,屍首也被收殮。押司馬游出去處斬的牢頭,已經在半年前暴斃,其餘並沒有什麼人認得司馬遊。
李白杜甫查至此處,已昭然欲揭了。
他們卻再翻查存案,發現負責治獄這件案子的人,正是曹泰!
………………
杜甫和李白在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之前,先去這一帶大大小小的牢獄查問一遍,然後他們直接去曹泰的府邸。
曹泰正在午寐,所以沒有人敢去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