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面露思索之色,突然問道:“為先,你不會是黃巾的一方統領吧?”
李白點點頭道:“郎中令大人一語中的,李白確實是汝南黃巾統領,此次前往洛陽,便是準備歸順朝廷的,不過不管如何,李白黃巾賊的稱呼是背上了。
這是不可能抹去的事實,所以先生就不要勉強了,若是拜先生為師,不僅對先生影響甚大,而且李白也不可能長時間呆在先生身旁伺候,必須要回到汝南的。”
李白一臉誠懇,朝蔡邕拜了一拜。
“你把老夫當成什麼人了!老夫豈是那種貪生怕死,沽名釣譽之輩!老夫就一句話,你願不願意拜老夫為師?”蔡邕一臉怒色,喝斥道。
李白愣了愣,沒想到蔡邕還真要收他為徒?可是,像蔡邕這樣的老狐狸,會是真心的?
李儒見李白發愣,伸手拉了拉李白的袖袍。
李白頓時反應過來,便跪地朝蔡邕磕了三個響頭,恭敬的道:“學生李白,拜見老師!”
李儒目光閃爍,陰鷙的臉上現出一抹笑容。
對李白,他心中是充滿了好感,引為知己。
尤其是剛才李白說李儒為董卓立下四大功,更是說到了李儒的心坎裡去。再說了,李儒也是無法無天之人,對李白的身份根本就不介意,因此才會極力促成李白拜蔡邕為師。
其實,李儒心中還有一個想法。
李白拜蔡邕為師,蔡邕又效力於董卓。在這種情況下,李白也是要效忠董卓的,而且李白說出身份是汝南黃巾之時,李儒心中就更加迫切的想要拉攏住李白。
只要李白拜蔡邕為師,雙方之間的師生情誼定下,而蔡邕是不可能離開洛陽的,就算李白有事情需要回汝南,但是有蔡邕在洛陽作為人質,李白也得聽從董卓的安排。
此刻,李儒想到自己走了一招妙棋,心中更加得意。
蔡邕也是高興無比,趕忙將跪在地上的李白拉起來,大笑道:“好,好,老師能有你這樣的學生,當真是天賜佳徒與吾……”
李白也很開心,畢竟有蔡邕當老師,至少將來要做什麼事,也會容易不少。
李儒淡笑道:“為先,既然你要入洛陽歸順朝廷,準備什麼時候拜訪董太師?”
李白剛要說話,蔡邕就道:“郎中令大人,為先剛拜老夫為師,老夫還有諸多事情要與為先談論,拜訪董太師的事情,就要往後拖一拖了。你且回去告訴董太師,就說蔡邕會親自帶著為先,前往太師府拜訪董太師。”
李儒目光閃爍,思索良久後,點頭答應。
頓了頓,他朗聲道:“伯喈先生,儒今日到訪,本是想拜訪先生,與先生談天論道,卻不想遇到伯喈先生收得意弟子,也沒有時間交談了。既然如此,儒就不打擾伯喈先生,先行告退。”
蔡邕點頭道:“郎中令大人慢走,恕不遠送。”
李儒一揮衣袖,朝蔡邕拱了拱手,轉身離開了蔡府。
蔡邕見李儒的背影消失之後,才道:“為先,你隨老夫到書房去,老夫還有許多事情要與你說清楚,以免你心生疑惑。”
李白點點頭,轉身吩咐裴元紹在客廳等候。然後,他跟在蔡邕身後,繞過走廊,穿過夾道,走了很長一段路,才到了蔡邕的書房。
進入書房,蔡邕吩咐人守好房門,才坐在榻上。
“老夫與為先只有一面之緣,相互之間也沒有深入的瞭解,若說真正的交談,也就是今日罷了。想來老夫如此迫切的收為先為門下弟子,為先心中正疑惑不已吧。”
蔡邕面帶戲謔之色,似笑非笑的望著李白。
李白心中一凜,卻沒有否認,點點頭,承認了心中所想。事實上,他心中確實很疑惑。
蔡邕是當世大儒,名傳九州,想要成為蔡邕的門下弟子,可不是一般人隨隨便便拜訪一下蔡邕就可以的。
譬如,蔡邕在吳郡避難的時候,收的弟子顧雍,雖然才思敏捷,深受蔡邕喜愛,但是顧雍機敏聰慧卻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顧雍的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江東四大家族之一。
顧雍的背景,才是蔡邕收顧雍為弟子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