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黑風高之夜,紅娘子換了一身黑色夜行裝,悄悄摸到縣衙大牢,施展出飛簷走壁的功夫,輕輕鬆鬆地翻入了獄牆內。
她抓了一個獄卒,問明瞭關押李公子的地方,神不知鬼不覺地潛了進去,把李公子救出,當夜帶他逃到延陵山密林深處的山洞裡。
來到山中停下,天色已經放亮,紅娘子這才得空仔細打量被自己救出的李公子,這一看竟大吃一驚,這個李公子居然就是自己當年在杞縣賣藝時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位年輕公子。
李巖似乎也認出了眼前這個黑裝俠女,就是當年那個翻騰在鋼絲繩上的紅衣姑娘,世間竟有這等巧事!
兩人一番相敘,頓時覺得彼此十分親近,李巖對紅娘子的冒險相救感激不已,紅娘子則為自己救出的是他而萬分慶幸。
李巖對自己越獄逃匿行為惶恐擔心,紅娘子萬般柔情地安慰著他,勸他待風頭過去再作打算,先在山中隱居些時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有意無意中,紅娘子流露出以身相許的意願。
李巖受寵若驚,但一想到家中的嬌妻,不免有些顧慮,欲愛又止,不知如何是好。
第二天,紅娘子下山去尋食物和日用品,讓李巖在山中等她。
李巖一個人坐在山洞裡,左思右想,覺得自己主張開倉放糧的行為確屬情勢所迫,只要調查清楚,應該可以獲得諒解,如今擅自越獄,平白無故地加上個罪名,豈不是弄巧成拙?
再說父親身為朝廷大臣,自己又是前途可待的舉人,何必逃隱山中,作亡命之徒呢?
如此想來,他漸漸下定了決心,索性趁著紅娘子不在身邊的機會,徑自循路下了山,到城中縣衙去投案。
因為李巖不翼而飛,宋縣令正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這時見李巖又自回羅網,宋縣令連忙派人把他釘上腳鐐手銬,打入地牢,誣陷他是串通賊人的要犯,準備就地處死,以免得他再次逃跑,自己受到牽累。
縣城裡的百姓,聽到李公子將被處死的訊息後,悲痛萬分,紛紛奔走街頭,商議著搭救公子的計策,商量來商量去,始終沒想出個妥當的辦法。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際,紅娘子手揮寶劍,騎著一匹白馬,飛馳入城,在鬧市中振臂一呼,馬上應者上千。
大家一窩蜂地跟著紅娘子衝進縣衙,趕跑衙役,殺了宋縣令,開啟地牢,救出了悲憤已極的李公子。
事情不由自主的鬧到了這種地步,已經和舉旗造反沒有什麼兩樣了,既然如此,李巖只好接受了紅娘子的提議,打起義旗,聚眾為軍,與朝廷抗爭。
經過一番謀劃之後,李巖當眾宣佈:“劫獄殺官,罪已加身,事已至此,不如挺而走險,如今世道昏暗,我們何不獨樹一幟,稱雄一方,也好給百姓們謀些好日子過。大家可否願意隨我同起?”
當地的百姓早已痛恨致極,如今德高望重的李公子搖旗吶喊,怎不心情激盪,當即就有數千人表示願意捨命相隨。
大家推舉李巖為首領,佔據了杞縣縣城,勢力四處擴張,基本控制了整個杞縣和附近一些城鎮。
由於李巖施行的一系列減稅免捐方案頗得民心,遠近饑民聞訊,紛紛投奔到他的旗下,很快就形成一股聲勢浩大的義軍隊伍。
這時,李巖的夫人湯氏,已去了京城公婆家。她是在李巖入獄後奔往京城,找公婆設法搭救丈夫的。
既然揭竿而起,夫人回來的希望十分渺茫,紅娘子又是一往情深,李巖禁不住敞開了心扉,接納了紅娘子,夫妻倆一唱一和,把義軍整治得像模像樣。
喜歡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請大家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