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祖朱棣命皇妹大長公主寫信召梅殷還朝,以便勸他歸順到自己手下。
梅殷見到妻子的書信後,深感大勢已去,準備以死全節,所以也就無所畏懼的回到了南京。
劉莫邪聞言駙馬都尉回京,深恐他出什麼差錯,急忙趕到駙馬府,密告梅殷道:“惠帝在城破之日從水道逃出了京城,目前正在川黔滇一帶結合勤王勢力,以求東山再起。梅大人且不可有輕生之想,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梅殷被劉莫邪的一席話鼓舞起來,不再準備以死示忠,而是暫且安頓下來,悄悄發展擁戴惠帝的勢力,等待有朝一日,裡應外合,重振惠帝的天下。
其實,惠帝朱允炆到底逃往何處,誰也說不清楚。有人傳說他逃亡海外,明成祖先後七次派宦官鄭和率兵乘船搜尋,找遍南洋各地,終不見惠帝的蹤影。
既使這樣,梅殷等惠帝的忠貞之臣,仍不放棄擁護故君復位的願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駙馬都尉梅殷雖早已被解除了兵權,但礙於大長公主的面子,朱棣也不便對他施行鎮壓。
梅殷便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南京秘密策劃著復擁惠帝的行動。
南京城中許多舊臣故老,表面上歸附了明成祖,可暗地裡仍然懷念故君,盼望著惠帝起兵復位,梅殷就把這些人發展成自己的同盟。
而劉莫邪則在其中進行秘密聯絡,因為她有著“交際花”的特殊身份,能自由出入任何豪門官府,由她做聯絡工作是再合適不過了。
為什麼她一個不屬政界的女子,會積極參與這種政治活動呢?
一方面是因為她與大長公主一家有密切的關係;更主要的還在於她的“忠君不二”思想,她不但只是一個“交際花”,而且還是一個頗有政治主張的女性。
初取皇位的明成祖,對京城舊臣的活動自然十分關注,他手下的特務組織,東廠的宦官們時時都在暗查不安分的因素。
雖然梅殷等人的擁護故君行動相當隱秘,卻仍未逃脫東廠宦官的鷹眼,終於被他們探出些蛛絲馬跡。
他們報告明成祖:“駙馬梅殷有不軌跡象,女秀才劉莫邪出入聯絡,且有江湖巫祝參與。”
於是,明成祖開始先發制人了。
屈於梅殷勢力和影響甚大,明成祖不想公開懲治他,以引起諸多麻煩,就交待東廠設計秘密將其處決,不久之後,梅殷在過橋時,不幸被人擠下水去淹死了,實在是死得不明不白。
梅殷一死,女秀才劉莫邪立刻被捕了。
當時許多公侯的家眷和文人名士,出於仰慕女秀才的才華和能耐,紛紛出面為她向朝廷求情。
人們普遍認為,她不過是個女流之輩,沒有丈夫子女,也沒有官職,怎麼可能去參加那些皇位之爭的政治活動,想必是冤枉了她。
等到後來,許多證據陸續查清後,人們不再敢為她說情求保了,只是驚歎這女子為何有這般出人意料的舉措。
劉莫邪此時已經年逾半白,歷盡繁華之後,自己選擇了一條充滿艱險的政治道路,事到如今,似乎也在意料之中,所以對生死已能安然處之。
在獄中她十分但然地嬉笑怒罵,把一些見風使舵的軟骨頭舊臣,一個個指名譏笑嘲弄,縱情表明自己堅貞的信念。
有一天,大理寺少卿薛巖前去查獄,前呼後擁,不可一世。他本是惠帝舊臣,因開啟金川門降迎朱棣進京而有功,所以又成了明成祖朱棣的寵臣。
劉莫邪見他那無恥的得意之狀,朝他吐了一口口水,並哈哈大笑地朗吟道:“三朝元老兩朝臣,尺蠖龍蛇看屈伸;縮頭脅肩公相貴,金川門外迎新君。”
這首詩正好揭了薛巖的傷疤,他不禁惱羞成怒,臨走時命獄卒在當天夜裡將劉莫邪縊殺了。
就這樣,女秀才劉莫邪結束了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給人們留下無數驚歎和不解。
如今,與古人擁有相同基因的劉莫邪,已在王者大陸重生。
喜歡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請大家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