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施展神識天賦,將宋應星的技能和相關資訊竊取到手之後,便將他交給楊玉環來對付,旋即踏著閃現疾風步,來到沈括的跟前。
根據華夏曆史的記載,沈括是北宋有名的科學家。無論是在北宋時期,還是在後朝後代大批科學家當中,沈括一直是最優秀最卓越的科學家之一。
他可以說是個全才,天文、數學、地理、生物、醫學、物理……似乎每一門都非常擅長,要是放在當今,那就是一個文理通吃的學神級人物。
而且,沈括不僅僅是一名優秀的科學家,更是出色的軍事家和外交家。對於他來說,讀書和旅行,都是生活中必須要堅持的事情。
沈括出生在浙江錢塘,也就是如今的浙江杭州,本就在官僚家庭出生,因此總是有不少機會因為父親調動而遊歷各方。
再加上母親也是個非常有文化涵養的婦女,因此沈括自小就被養成勤奮好讀的習慣。
在母親的指導下,沈括在十四歲時,就已把自己家中所有藏書給讀完了。
這些經歷,都為沈括將來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談到北宋科學家沈括,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成就,那就是《夢溪筆談》。
這本書是沈括在晚年所著,可以說囊括了他一生的所見所聞,算得上是他寫作生涯中非常具有意義的一筆。
在《夢溪筆談》中,非常詳細記載了北宋時期,廣大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方面所做出的各種貢獻;而沈括自己的不少研究成果,也都一一記載在其中。
可以說,沈括的《夢溪筆談》,不僅僅是一部反映沈括個人能力的展示牆,更是反映北宋時期自然科學成就如何輝煌的軍功章。
沈括在北宋時期是非常出名的,從小到大就是個喜歡多看多思考的孩子,博覽群書,能力超群,文采出眾。
沈括的《夢溪筆談》,被外國蘭科學大師稱之為“華夏科學史上的座標”,而沈括本人則被大師指是華夏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當然,無論是前面的讚揚,還是後面的褒獎,這些都是屬於沈括的榮譽,也是屬於中華兒女的驕傲。
更有一種傳聞,在古代西方人還不知道什麼叫做石油之時,華夏百姓卻已在用這一液體來點燈,甚至做飯了,而且還給這一液體取了名字,叫做“石油”。
而發現這一液體,並且經過反覆實踐研究,認定“石油”非常好用,然後還給它取名字的,就是北宋時期的著名科學家沈括。
………………
有學者曾經介紹過兩位科學天才,一位是家世好、人品好、學問好的全能型天才張衡。
什麼,你以為張衡只是製造了地動儀?大錯特錯,他的才華是多方面的。
一位是政治小人——主要是站錯隊,製造業巨匠蔡倫。雖然他是一位“公公”,卻也是偉大的發明家。沒有他,我們的生活無法想象。
而科技界偉人沈括,像張衡一樣博學多才,像蔡倫一樣分裂,在人格上有汙點,在科技上是天才,讓人又愛又恨。
相傳,沈括考中進士以後,進了崇文院,遇到大才子蘇軾。兩人並沒有結下深厚友誼,後來在迫害蘇軾的“烏臺詩案”中,沈括還扮演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
蘇軾是一代大文豪,天賦異稟,曾經進入朝廷的史館工作;而沈括也並不遜色,考取進士後,也有一段史館的工作經歷,兩人曾經成為短暫的同事。
1071年,皇帝派出沈括,下訪浙江。蘇軾作為接訪官員,與沈括有了再度接觸。兩人除了公事討論以外,還進行了文學方面的溝通。
沈括回京後,將蘇軾的新作抄錄了一遍,而這些新作則成為李定等人誣告蘇軾的證據,可以說沈括是導致蘇軾陷入文字獄的始作俑者。
很多人認為這是“文人相輕”,但有學者認為,沈括可能是嫉妒蘇軾,以及還有另外的原因,譬如兩人性情不同,興趣愛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