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者大陸重生的祖沖之,對機關術很有研究,現在正指揮著一群老虎形態的機關獸,去纏住李白,然後他站在遠處,用靈能衝鋒槍掃射李白。
當然,李白有金光護體,踏著疾風步閃避,毫髮無損。
寒冰吸星掌!
火焰旋風擊!
李白左手冰冷,右手熾熱,瘋狂還擊,竊取技能。
在漢代以前,華夏一般用三作為圓周率數值,即“周三徑一”。這在計算圓的周長和麵積時,誤差很大。
圓周率的應用很廣泛,尤其是在天文、曆法方面,凡是牽涉到圓的一切問題,都要使用圓周率來推算。如何正確地推求圓周率的數值,是世界數學史上的一個重要課題。
華夏古代數學家們,對這個問題十分重視,研究也很早。
在《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中,就提出徑一週三的古率,定圓周率為三,即圓周長是直徑長的三倍。
此後,經過歷代數學家的相繼探索,推算出的圓周率數值日益精確。
東漢的張衡,推算出的圓周率值為3.162。
三國時期的王蕃,推算出的圓周率數值為3.155。
魏晉的著名數學家劉徽,在為《九章算術》作注時,創立了新的推算圓周率的方法——割圓術,將圓周率的值為邊長除以2,其近似值為3.14,並且說明這個數值比圓周率實際數值要小一些。
劉徽以後,探求圓周率有成就的學者,先後有南朝時代的何承天、皮延宗等人。
何承天求得的圓周率數值為3.1428,皮延宗求出圓周率值為227≈3.14。
祖沖之在劉徽創造的用“割圓術”求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基礎上,運用開密法,經過反覆演算,求出圓周率為:3.……
這是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數值,祖沖之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準確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後第7位數字的人。
直到1000多年後,這個紀錄才被歐洲人打破。
祖沖之在圓周率方面的研究,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因為他的研究適應了當時生產實踐的需要。要知道,那時的量器大多是圓柱狀的,以前很難精確計算其容積量。
此後,人們製造量器時,就採用祖沖之推算的數值,減少了誤差,為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
他親自研究度量衡,並用最新的圓周率成果,修正古代的量器容積的計算。
古代有一種量器叫做“釜”,一般的是一尺深,外形呈圓柱狀。祖沖之利用他的圓周率研究,求出了精確的數值。
他還重新計算了漢朝劉歆所造的“律嘉量”,利用“祖率”校正了數值。
以後,人們製造量器時,就採用了祖沖之的“祖率“數值。
祖沖之的這一成果,給當時的人們幫了大忙。
圓周率的計算,是祖沖之在數學上的一項傑出貢獻,有外國數學史家把π叫做“祖率”,甚至連現在的不少it界人士,都認祖沖之為“祖宗”。
………………
圓周率這一巨大的光環,讓很多人忽視了祖沖之的博學多才。其實,他在南京求學、任教、做科研期間,在多個領域都取得了不可忽視的成就。
而且,他還是一位傑出的機械製造師,曾經發明過千里船、指南車、水碓磨等實用工具。
他的祖父祖昌,做過劉宋朝的大匠卿,這是掌管土木工程的大官。
祖沖之天生就心靈手巧,加上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在機械製造上多有發明。
《南齊書·祖沖之傳》中記載:“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又造千里船,於新亭江試之,日行百餘里……”
祖沖之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為他的“千里船”所做的處女航,雖然在今天看來速度並不快,但驗證了一種高效的推進方法。
在當時,船隻是以風力和人力作動力,以槳、櫓等作為推進工具。而祖沖之發明的這種船,能“不勞人力”作為動力源,又“不因風水”影響高機動性。
後來,祖沖之的兒子祖𣈶,做了掌管船舶製造和運輸的太舟卿,或許與他父親的這項發明有些關係。
在遠古時代,黃帝對蚩尤作戰,就開始使用指南車來辨別方向,但以前是在戰車上方設定一木人,讓人在車內轉動使之指南。
祖沖之造了一個銅製機械安上,無論車子如何轉動,都能自動調整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