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間,徐光啟和他來往密切,兩人一起研究數學、天文、曆法,以及地理、水利等學問,合作共同翻譯了不少科學方面的著作,其中有《幾何原本》、《秦西法》、《測量法義》等。
徐光啟從而成了華夏介紹西方科學成就的先驅者。
1629年,崇禎皇帝繼位後,委派徐光啟負責重修曆法的工作。僅用了四年時間,就編成了《崇禎曆書》。
這部書共130多卷,雖是集體寫成的,但徐光啟作為主編,從思想方法到編輯體例等,都是由他規劃決定的,而且全書大部分也是由他修改審定。
這部書,是華夏曆法的一次重大改革。
徐光啟以淵博的中西天文學知識,取長補短,互相參校,突破了華夏傳統的範圍,使曆法的科學性達到了新的高度,向近代天文學和數學邁出了可貴的一步。
在曆書中,他引進了圓形地球的概念,明晰地介紹了地球經度和緯度的概念。
他為華夏天文界引進了星等的概念,根據第谷星表和華夏傳統星表,提供了第一個全天性星圖,成為清代星表的基礎。
在計算方法上,徐光啟引進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學的準確公式,並首先作了視差、蒙氣差和時差的訂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崇禎曆書》的編譯,自明崇禎四年起,直至崇禎十一年,終於完成。
全書46種,137卷,分五次進呈。前三次乃是徐光啟親自進呈23種,75卷),後二次是在徐光啟死後由李天經進呈。
其中第四次,還是徐光啟親手訂正13種,30卷),第五次則是徐氏“手訂及半”,最後由李天經完成的10種,32卷)。
此外,徐光啟還翻譯古文,為其潤色,校訂實驗。
除《崇禎曆書》全書的總編工作外,他還親自參加了《測天約說》、《大測》、《日纏歷指》、《測量全義》、《日纏表》等書的具體編譯工作。
在修改曆法的疏奏中,他詳細論述了數學應用的廣泛性。
他一共提出了十個方面,叫“度數旁通十事”,即:天文曆法、水利工程、音律、兵器兵法、軍事工程、會計理財、各種建築工程、機械製造、輿地測量、醫藥、製造鐘漏等計時器……
他把數學應用的廣泛性,講述得十分完備,還曾建議開展這些方面的分科研究。
徐光啟一生著述很多,除翻譯以外,還有不少關於自然科學的學術著作,如《測量異同》、《勾股義》等。
不過,他用盡心力的,還是對祖國傳統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究和總結。
他先後花費了幾十年的工夫,收集材料,分析研究,寫出了一部被後人稱為農業百科全書的科技著作——《農政全書》。
這部書約70萬字,分作60卷,12大類,較之其它農書,最突出的特色是“農政”,也是此書之所以命名為《農政全書》的原因。
這部書從墾田、種植、農事、水利、農器製造、樹藝、牧養,一直講到除蟲、荒政,是一部真正的農業方面的百科全書。
《農政全書》大量吸收了華夏曆代農學著作資料,同時又有徐光啟自己的著述。他對歷史資料不只是輯錄,每篇後面都有他自己的見解、評論或實際驗證。
徐光啟自己新增加的部分,都是他長期觀察研究和親身試驗後才撰寫的,書中那些專題論述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他在數學、天文、曆法、生物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在華夏科學史上是一位優秀的科學家。
1633年12月8日,徐光啟在北京的寓所裡病逝,終年71歲。
與那位愛國科學家有著相同基因的徐光啟,已在王者大陸重生,是一個溫文儒雅的年輕人,目前是四階強化人,可以開啟紅晶鎧甲。
喜歡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請大家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