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飽含稚氣但又圓渾挺拔、蒼勁有力的筆跡,以及徐霞客的一席話,充分展示出他立志遍遊祖國山河的宏偉志向。
晚上,月光如水,瀉進了徐霞客的書房。
他坐在紫檀色的木桌旁,把油燈撥亮,專心致志地做起功課來。
桌子上散放著經史書籍,他有時還在經書下面,放著《輿地志》、《山海圖經》和探險遊記一類的地理知識書籍。這是因為,他惟恐被雙親發現,說他不讀正經書。
他對這些地理知識方面的書籍入了迷,讀著,讀著,不禁眉飛色舞,用手輕輕地拍著案,口裡嘖嘖讚歎:“好,真好!”
夜闌人靜,徐霞客經常通宵達旦,刻苦讀書,一點點積澱知識與智慧。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徐霞客十五歲時,應過一回童子試,但沒有考取。
父親見兒子無意功名,也不再勉強,就鼓勵他博覽群書,做一個有學問的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徐霞客讀書非常認真,凡是讀過的內容,別人問起都能記得。
但是,家裡的藏書漸漸不能滿足他的需要,他到處蒐集沒有見過的書籍,只要看到好書,即使沒帶錢,也要脫掉身上的衣服去換書。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徐霞客十九歲,父親去世。徐霞客生來有奇癖,很想外出探詢名山大川的奧秘,而且想繪天下名山勝水為通志,但因為有年邁的母親,不忍成行。
徐母心胸豁達,通情達理,與父親的“志行純潔”比起來,母親的“勤勉達觀”對徐霞客的影響更直接,“弘祖之奇,孺人成之”,積極鼓勵徐霞客放心遠遊。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二十二歲的徐霞客,終於正式出遊。
臨行前,他頭戴母親為他做的遠遊冠,肩挑簡單的行李,離開了家鄉。從此,直到五十四歲逝世,絕大部分時間,他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過的。
徐霞客在跋涉一天之後,無論多麼疲勞,無論是露宿街頭,還是住在破廟,他都堅持把自己考察的收穫記錄下來,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地理考察記錄。
當然,在某些文獻中,也有一些比較負面的記載。
譬如,在《粵西遊日記三》中,徐霞客記載了崇禎十年十一月下旬的經歷。
他憑著地方官贈送的馬牌一種使用驛傳的證明信,驛傳近似現在的招待所和郵政局),驅趕著伕役整天趕路,傍晚時分到了下一站的村子。
眾伕役開始逃散,徐霞客趕緊抓住一個捆上,牽著進了村。
村中男子已逃遁入山,徐霞客便領著僕人,挨家挨戶的搜,最後搜出兩位婦女,命令她們去找人搬行李做飯。被捆的人質和他的同伴,也大呼大叫,讓村裡人接班。
過了一會兒,負責驛傳事務的老人來了。
徐霞客說,那老頭是怕我拿鞭子抽他的兒子,所以不得不來。
這老人的兒子是個瘸子,根本無法逃脫徐霞客那無情的鞭子。
吃過飯,徐霞客上了老人和婦人為他鋪好的床,又喝令他們快去找抬轎子、扛行李的伕役,然後躺下……
當然,不管這是不是真實的,金無赤金,人無完人,徐霞客將“志在四方”作為自己一生的準則,也用一生證明了這一句話。
他將生命中絕大一部分時間,用在遍訪各種美景上,在行走和遊歷中得到了他一生的追求。
有遠大理想,併為之堅持不懈的人,是幸福的。
喜歡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請大家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