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在南陽一帶,仍有“過年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張仲景一生行醫,但是醫者不自醫,他在冬至那天,生命走到了盡頭。
百姓們都紀念他,而他以前在長沙做官的那些朋友,也來看望。
張仲景對別人說,把他的棺材抬著,一直從南陽往長沙走,在什麼地方繩子斷了,就把他安葬在那裡。
然後,人們就抬著他的棺材走啊走,一直走到了他分發餃耳湯的地方,突然繩子斷了。
人們都認為這是天意,於是就把他在這裡安葬,然後餃耳就成了人們紀念張仲景的一種方式。
雖然後世不再提及,但是張仲景的確是餃子的第一創始人。
張仲景不僅有著極高的醫學能力,還有著突出的醫學品質和素養,行醫用藥講究極簡,為百姓節約成本。
他有句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張仲景,一個偉大的人。
………………
李白用神識天賦把張仲景的技能和相關資訊竊取到手之後,便將他交給杜甫來對付,旋即將身一晃,閃至李時珍的跟前。
寒冰吸星掌!
火焰旋風擊!
李白左手用吸力,不讓李時珍閃避,而他的右手則飛快地擊打對方的身體,透過這種力度很輕的觸碰方式,竊取對方的技能和相關資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李白的腦海中,有無數記憶碎片,專門介紹李時珍的也有一些,而他最喜歡的版本,就是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中的介紹。
稍微讀過點書的人,大多知道大作家魯迅棄醫從文的故事,然而大家卻未必知道,李時珍在從醫之前,也經過了一番艱苦的思想鬥爭。
只不過,他不是棄醫從文,恰恰相反,他是棄文從醫。
李時珍之所以在華夏的歷史上,尤其是醫學史上,具有極其崇高的地位,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寫出了一本著名的醫書《本草綱目》。
這本書給後來的從醫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被外國人稱為是“東方藥學巨典”、“華夏的百科全書”。
李時珍為了能夠很好的編修《本草綱目》,不畏艱辛,長途跋涉,到達了多個省會,走過上萬里路途。
他為人謙遜,所到之處不論是何種職業之人,均是他的老師或朋友,而他也在這些人身上學到很多關於藥物的知識。
而且,一路進行考察,一邊為百姓治病的李時珍,深受百姓的尊敬。
他常運用自己在民間學到的方法,去醫治百姓。
譬如,有一個婆婆有長達三十年便秘的惡習,醫治多年也不見好,因此李時珍用民間的偏方,很快就治好了她長達三十年的便秘。
如今,“本草藥王”李時珍,已經在王者大陸重生。
喜歡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請大家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