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門關二十萬軍屬,已經成了懸在眾將頭的利劍,就等戰爭來臨時落下。以前是沒有能力內遷,現在聽到陳錚的話,包括嚴松在內的眾將士露出激動興奮之色。
這些將領自小就在燕門關長大,包括他們的父輩,爺輩,及至祖輩,都是在燕門關長大。如今,他們子孫後代開始在燕門關成長,沒人希望自己的兒子、孫子時刻面臨戰爭的威脅。
陳錚話剛出口,嚴松與諸將領撲嗵一聲,跪倒在地。
“嚴將軍,這是何意?”
突然其來的變故,讓陳錚有些傻眼,連忙去扶嚴松,誰知被嚴松推開。
嚴松的臉色猛的一正,神色肅穆道:“若候爺能讓我燕門關二十萬軍屬得一片安寧之地,嚴松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聽到眾將齊聲高呼,陳錚強按著激動的心情,連忙把嚴松扶起來。神色肅穆的對著眾將士沉聲說道:“本候金口玉言,絕無虛妄。諸將且平身,本候快馬加鞭傳信化德、高陽二府,著二府派遣得力官吏火速前來燕門關,商議內遷之事。”
陳錚這一番當著眾人所說,聲音蘊含著一絲真氣,周圍數十丈內都能聽的一清二楚。當眾承諾,就絕無反悔。
堂堂的一方之言,若是食言而肥,也就離敗亡不遠了。
沒有人會懷疑陳錚的承諾,數百名將士齊跪地,高聲喝道:“候爺萬勝,萬死不辭!”
“候爺萬勝,萬死不辭!”
……
看著數百將士齊聲高呼,陳錚這次並沒有去扶嚴松。直到此時,以嚴松為代表的的燕門關守軍才算是真正的臣服於他。陳錚就這麼站著,接受諸人的拜服。
等到諸人的山呼海拜之後,陳錚上前一步把嚴松扶起,高聲喊道:“諸將平身!”數百將士終於起身。
來燕門關的路上,陳錚一直在苦思如何收服這些驕兵悍將,甚至想出了恩威並施的方法。嚴松出燕門關二十里外迎接他,陳錚憑藉修為威壓,就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威權。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只是隨口提到燕門關的百姓,竟然就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早知如此,他也不必一路上廢盡腦汁了。
有了陳錚的許諾,嚴松等諸將又心悅臣服,一行人氣氛和諧的進了鎮守使府。
嚴松窮搜燕門關,熱情招待陳錚,甚至為他準備了十幾個容貌俊俏的伺候他的起居。每天邀請陳錚巡遊燕門關,外出狩獵。
陳錚一邊巡查關防,一邊等待著化德、高陽二府的官吏。
二十萬百姓內遷是一個大工程,燕門關距離高陽府最近的縣城也有千里之距。要讓二十萬人口內遷千里,保證其一路平安,不出任何意外,需要做的工作極多。
而且,這二十萬百姓是分散定居在燕門關周圍,派人通知,組織遷移,需要的人力物力絕不是小數字。
秋收已過,距離冬天不遠了。必須在大雪來臨之前把人口安置妥當。這個時候,就要挑選安置的地方,提前建造可供二十萬人居住的房屋。
種子農具,土地劃分,也要提前進行準備。開渠引河的工程也要在冬季來臨之前完成籌備,等到燕門關的百姓內遷安置妥當後,就要進行開荒,挖鑿河道。至少要在明年春天之前完成開荒,以免耽誤明年的春種。
時間緊任務重,陳錚恨不得讓化德、高陽的官員插上翅膀飛過來。
巡察完燕關門的守備,這幾天在嚴松的陪同下外出狩獵,陳錚一直心不焉。不光陳錚如此,嚴松也有些著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