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又分出去了兩三條,彎彎曲曲的支路,直通到了各家的門口。
依著我念舊的臭毛病,這種原始而又極富年代感的地方,不管是房屋還是街道,哪怕是幾棵老樹,都足矣讓我痴迷。
尤其是這種,被大山包圍的寧靜與祥和,已徹底將我灌醉,再也捨不得離開。
相比建在公路附近的村莊,整日受到車馬的喧騰,這個寂寞孤獨的小寨子,簡直就是建在山頂上的世外桃源。
四周山林環繞,青翠的竹林包圍,門前是田地,房後有流水,抬頭便是天,睜眼全是山。
遠遠眺望而去,峻山奇峰連綿不絕,翠竹蒼松綠映,百花爭奇鬥豔,一片山河錦繡,盡收眼底。
更讓人羨慕的是,除了開坑過的農田,漫山遍野都是沃土,滋養著萬物,使整座山植被茂盛,鳥獸雜居。
儘管如此自然美好,卻唯有無處來錢之弊。
村裡人也只得從了大家,舉族搬下山去,扔棄了這裡的一切,重新再建造一個新家。
有人走,自然就有人留下。
還住在這裡的幾人,現在倒也不再種地,而是養起了蜜蜂,種起了果樹。
他們守著這裡的清淨,也守著這裡的孤獨,並不眷戀紅塵,只想在這故土上了此殘生。
其實,這個小村寨子的名字雖叫竹子灣,可還不是我們所期盼的那個竹子灣。
真正最吸引人的地方,還在山樑的背後,那裡才是我們一行人,這次出遊的最終目的地。
在小村子裡歇息了一會兒,也與養蜂的大叔聊了幾句。
大叔很樸實,自己卷著自己種的菸葉,也給我們幾個分享了幾支。
我們問他住在這裡,會不會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他卻說一點兒沒有。
還說大路已經修到了山腳下,雖然上山的小路開不了車,但騎個摩托上下,還是很方便的。
再者,他自己常年養蜂,也極少下山辦事兒。
更何況,村裡現在雖然沒人住,卻也曾養活了幾代人,水電設施等等,依然還在,並無什麼艱苦之處。
他還說自己並不是非要養蜂,而是離不開這裡,至於兒女們,則都在山下的新農村裡。
所以說,他自己一個人也很十分快活,算是吃穿不愁,心情悠然,自得其樂了。
別了樂觀的大叔,我們順著山樑繼續往深處盤旋,又走了約多半個小時左右,才看到了一處十分開闊的山灣。
說是山灣,或許並不準確,因為山勢較高的緣故,這裡倒更像是一片連綿起伏的高山草場。
走進這裡後,我才發現周圍的大山,忽而變得不再鋒利,反而圓潤平緩起來。
就連山脊的走勢,也變得緩慢起來,像是平原上突出的丘陵似的。
不像平原的是,這裡四處山峰環繞,整片草場都在山頂之上。
唯有最大的那一片,像碟子的底部,淺淺地凹陷了下去,連著村寨的路,一直延伸到了溝底。
喜歡拾光聚寶請大家收藏:()拾光聚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