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妨,下一個是什麼...”
“好吧!那就讀《孝經》吧...”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雲: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詩》雲: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
“哥哥,稍微休息一會兒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咱們往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嗯?今天是第一日,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讀書學習亦如此,沒有誰能一口吃成個胖子!”
“好吧萌萌,那我先休息十分鐘,等下從哪裡開始?”
“嗯嗯...咱們已經都過《孝經》《笠翁對韻》還有《幼學瓊林》,之後便從《聲律啟蒙》開始吧!”
“好!多久了?”
“嗯,才...四個小時過一點兒...”
“呵呵,看來讀書的時候,時光確實會變得漫長呀!”
從蒲團上起來,伸展了一下僵硬的身體,看著沒有任何變化的天色,我忽然感覺到了一種寂寞!
那寂寞就像這方天地的遼闊一般,無邊無際,無處不在,或遊走在一個個文字筆畫之上,或徜徉於一呼一吸之間,讓身體的每一個毛孔裡,都透露著枯燥與無味!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或許,讀書求學也是如此吧,於渺渺茫茫之間探索,於混混沌沌之中執著,不甘於心,不欺於師,惟其不移志也!”
說句實在話,年紀大了記性確實不如年輕人,尤其是在讀書時,簡直猶如霧裡看花,記不住也背不會,含義更是模模糊糊,很難再有什麼新鮮的理解!
這個事兒,倒是讓我有點後悔當初年少無知,沒有在最好的年紀,學到該學的東西!
到了如今,記憶力和體力,以及時間都不夠的時候,這才知道什麼叫做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了!
上學的時候,老師們總說,學海無涯苦作舟,書山有路勤為徑。那時候不怎麼理解,也很不以為然,現在倒是深有體會,感觸良多了!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這話更是一點兒也不假,就如只花錢不掙錢的人一樣,早晚有一天會變成個窮光蛋!
我在這裡讀書,雖說功利性太強,但也無可厚非,因為我現在有這條件;如果沒有,那或許還不如大路上躺著乞討的人呢!
雖說那些整日伏在塵埃裡的人,除了光明正大之外,倒也不見得比誰混得差!
但是人啊,又怎能那般輕賤自己呢?縱然畢生窮困潦倒死,那也勝過苟且偷生半日活吧!
學的事,也許就是為了找到自己的骨頭,然後能堂堂正正地做一個人吧!
喜歡拾光聚寶請大家收藏:()拾光聚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