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時間到了,咱們又該開始了...”
“嗯,好!”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欸!萌萌呀,我這麼感覺這個《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很像啊?”
“啊?是嗎?”
“對呀,都是什麼對什麼的,感覺好像沒有太大的區別呀?”
“嘻嘻,大哈哥哥,好歹你也算是上過大學的人了,怎麼還用感覺來評判事物呀,一點兒都不理性...”
“啊?我不理性?還就算?”
萬萬沒想到,萌萌竟然再一次鄙視了我,而且用的理由還十分打臉!
的確,我是上過大學沒錯,但那也和大學將我上了沒啥區別。
整整四年的光陰裡,我不僅將所知所學丟了大半,還將自己養成了一個寵物,簡直是浪費時間與糧食的絕佳案例!
就像以前,別人教育自家孩子的時候會說:“你看看人家大哈,學習好長得帥還有禮貌,啥時候給他們家丟過臉,你得好好向人家學學...”
後來呢,別人還想教育自家孩子的時候,也會說:“你瞧瞧人家大哈,不掙錢不回家還沒物件,啥時候給他們家掙過臉,你可得好好提防著,再別跟他一樣似的...”
呵呵呵,幾乎同樣的話呀,也都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但讓我聽著卻是極其丟臉!
這或許就是人前人後的原因吧,但凡你混得不如意了,就連自己家養的狗子,可能都會嫌你嚼過的骨頭,更別說兩世旁人了,誰還在乎你的感覺!
如此說來,感覺倒真是靠不住的,能給人安全感的,也怕是唯有資料和金錢了。
“對不起哥哥,剛才是我失言了...”
“哎,別這麼說萌萌,我很喜歡你這一點哦,在這裡咱們就有一說一,簡單直爽比那些繁文縟節會更好!”
“再說了,你的存在就是相當於我的大腦,我也沒有什麼秘密需要對你隱藏,所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用顧及別的,這裡是我的世界,更是你的世界!”
“嗯...哥哥我知道了!那咱們開始吧,已經浪費了十分鐘了,嘻嘻...”
“嘿,你這小丫頭片子,學得倒是挺快的,不過我的問題,你似乎還沒有解決吧?”
“哦...嘻嘻,我都差點忘記了!那個怎麼說呢,兩本書在內容和用途上,確實很相似,但相對而言《幼學瓊林》在時間上比《聲律啟蒙》更早一些!”
“《幼學瓊林》是有明末清初的李漁所著,是學習近體詩詞,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啟蒙讀物。而《聲律啟蒙》是清康熙間的萬育所著,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
“兩本書皆有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具等虛實相對。且從單字對到雙字對,再到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十一字對,聲韻協調,朗朗上口,成書獨具風格,廣為流傳,經久不衰!”
“哦...這樣呀,那也不錯,很好很好...”
萌萌一口氣說了幾大段,機械的像讀演講稿一樣生硬,一點兒都不生動活潑,更別說抑揚頓挫了!
再說了,她說的這些,我又不怎麼懂,更不知道如何吟詩作對,至於對仗用韻,那還不如讓我多念幾本書來的實在呢!
“嘻嘻...哥哥你繼續吧...”
“呃...你這妮子...”
“春對夏,秋對冬。暮鼓對晨鐘。觀山對玩水,綠竹對蒼松。”
“樓對閣,戶對窗,巨海對長江。蓉裳對蕙帳,玉斝對銀釭。青布幔,碧油幢,寶劍對金缸。秋雨瀟瀟,爛漫黃花都滿徑;春雨嫋嫋,扶疏綠竹正盈窗。”
“來對往,密對稀,燕舞對鶯飛。風清對月朗,露重對煙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對漁磯。春水才深,青草岸邊漁父去;夕陽半落,綠莎原上牧童歸。”
“多對手,易對難,虎踞對龍蟠。龍舟對鳳輦,白鶴對青鸞。風淅淅,露漙漙,繡轂對雕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