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呂碧城便明白,所謂呼風喚雨的能力,不過是迫不得已,若有依靠,誰不願對鏡貼花黃?若有奈何,誰願一介弱女子,扛起滿世風霜?
巾幗剛強,是因為除了剛強,便別無選擇。
身為女子,弱則無以立世,強則為男子敬而遠之。
豈非相悖?
有才女之盛名的呂碧城,也有自己的傲氣和自尊心,經退婚一事後,連同豆蔻年華對婚姻的期待,一併碎了。
從此便是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呂碧城二十歲那一年,生了入女學堂的想法,但是卻被刻薄守舊的舅父言辭阻攔,那姑娘一時激憤,便離家出走,去了天津。
這一去,她的命運便被改變了。
當時世人皆贊呂家姑娘英勇,可是隻有呂碧城知曉,那隻不過是因為嘗過被剝奪的辛苦,所以才格外珍惜命運的每一次垂憐。
垂簾,將是她命運的轉折。
後來呂碧城和秋瑾先生相見甚歡,從日上三竿暢談到日暮沉沉,同塌而眠,但是兩人也有意見相左的時候。
秋瑾先生認為剷除外界對女子的壓迫刻不容緩。
而呂碧城卻認為,女子的自我壓抑更可怕,倘若女子自己心中沒有對獨立自由的強烈渴望,即便是血流成河又有何用?
怕只怕到頭來,只爭得男人同情之下的妥協退讓。
時局動盪,國難當頭,這些才女不屑傷春悲秋的哀辭婉句,她們洞悉了女性的悲哀、歷史的裂痕,雖是女兒身,卻一心平天下。
千百年來,烙在女子身上的疼痛太深,世間男女平等的一日,或許翌日到來,抑或永不會來。
就是這樣一個女子,曾經為了女權而四處奔波。
年少時,傅悅君曾讀過關於呂碧城的故事,對她的一生也有所瞭解。
世人皆知呂碧城自視甚高,早年曾立約非才華橫溢男子不嫁,可是誰又能曉得,她縱然滿腹經綸能改變世界,卻改變不了自己的心呢?
呂碧城有足夠的智慧去面對生活的困厄,也有足夠的勇敢去嘗試每一次的機遇,但卻無足夠的愛意,去愛這個世界和身邊的人。
天下能知呂碧城心者,都如鏡花水月般,望而不即,不過也是相見不逢時罷了,午夜夢迴,衾寒枕冷,也只能與落寞相擁而眠。
是啊,天下人都說才貌雙全的呂碧城心高氣傲,世間無人可入眼,但到底是心高孤傲,無人入眼,還是心下惶恐,無力相戀?
只有如呂碧城一般的人兒,如宋泱和閻月,才曉得,呂碧城不過是內心恐懼罷了。
呂碧城這個姑娘是漢人,生於清末,木樓雕刻著貔貅,潮溼溫潤的青石板下流水潺潺,山水如畫,她和她們滿洲女子不同,生性溫婉。
但就是這樣一個姑娘,敢直面帶圖,苦心救母,孤身赴津,闖蕩天涯,敢走向刑場,安葬秋瑾,作詩痛斥慈禧,贏得生前身後名。
但是卻唯獨不敢袒露心扉,與人相戀,她害怕,害怕分離與背棄的重演,害怕再度淪為棄婦,受盡羞辱和冷眼,心如枯井。
喜歡重生第一名媛:少帥,跪下請大家收藏:()重生第一名媛:少帥,跪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