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的這個事件過去之後,似乎又回到了看起來平和的狀態譚家的也直接或者間接的知道了蔣家的事情,因此這段時間裡面都沒有什麼機會下手。弄的這譚姓傢伙這幾天心裡面發毛。
蔣璐在學校依舊是和那個賈小子一天打打鬧鬧,告狀之類的事情也不在少數,只是蔣文也不在執著於把這種事情的擔子壓在蔣徵頭上去,蔣徵也歸於平靜似乎又回到了看起來十分正常的狀態當中去了。
蔣徵依舊是在時不時的上課開小差,或者又是不按時寫作業,偶爾去接一下蔣璐也不動手了,按照蔣文的話,再次進行加工,然後精簡一下就變成了:
“這個家還沒有為自己闖禍做好買單的準備。”
當然小學四年級的蔣徵還沒有這麼精闢的思維以及文字功底去把通俗的話總結出來,然後在用最通俗的話去概況一遍。
至於黃連英的日子,上午在家做飯,中午的時候吃了飯就去工地和蔣文一起幹活,總之是保證了蔣徵和蔣璐每天中午放學回家都會有熱騰騰的飯菜可以吃,不用再吃冷飯拌辣椒水。
主要是黃連英沒有賣菜之後,在家裡面沒少挨周圍鄰居的白眼:
“你家是咋個想得轉了,捨得在屋頭了。你家往天沒得人就算了,你問哈子,你兒子姑娘一天吃的廊子!兩姊妹在屋頭,一天就是那個辣子水拌飯,有時候連辣子水拌飯都吃不起。”
“不是們,整得一棟樓都在給你家養娃娃,一天這家給點吃的,那家給點吃的。”
“我前天還喊你家兒子姑娘在我家樓上吃飯。”
“你說你賣菜忙了,屋頭一點菜都沒得,你都不曉得給屋頭拿點,別人家錢是搶打來的安,天天給你養娃娃是不是嘛。你說要是沒得這些鄰居,你娃娃喊的餓死在屋頭,你都沒辦法。”
............
黃連英剛停止賣菜的那幾天也不是這麼平靜的,這些話算是那些鄰居七七八八加起來的內容。算是也體驗了一把兩個孩子沒吃的在別人家吃飯的那種屈辱感。這種吵鬧,聲音很大。樓上譚家的自然也就聽見了,樓上樓下的看熱鬧的也比較多,因此也就不會被人留意到。
黃連英自然也就不會知道譚家的又盯上自己了,後面才有了譚家的偷看和黃連英搭訕的那一幕。
黃連英也因此受了不少的委屈,和蔣文說起這個事情,蔣文自然也就把事情怪到了蔣徵不會做人上,後面責問蔣徵做飯的事情才會有那麼大的火氣。但是蔣徵卻不知道父親實際是那根筋出了問題,迷迷糊糊的就捱了一頓說。
偏偏這蔣文那邊少了自己妻子還做不成事情的樣子,來家裡面找黃連英,讓黃連英去和自己一起幹活,黃連英捱了鄰居的白眼和訓斥,好不容易給孩子做了幾天飯。
可是蔣文那話,哪裡會容的黃連英去分說。黃連英也就從家庭煮婦,變成了水電工外加半個家庭保姆的角色。
上午忙著給孩子做飯,下午去幫蔣文幹活,蔣文一個不停的抱怨徒弟幹活不行,又喜歡多話,一天都幹不了多少活云云。其實也就是徒弟小弘宜說話過於實在,幹活也有些許偷懶,蔣文也就不喜歡這個徒弟,如不是看在都是親戚的份上,估計都趕人走了。
也是如此,蔣文也就只好把黃連英叫來,有自己媳婦在也許自己心情能好點?
蔣家的事情也就是一堆閒碎的事情,各種拼湊起來,可是誰家的事情不是如此。
在鄰居的幫助?)下,蔣家一家才算是走上生活的正軌,也可以簡單的說是蔣家的兩個孩子把生活過上了正軌上去。蔣徵覺得自己應該是可以過上稍微省心的生活,現實怎麼會讓蔣徵就這麼如意的過下去。
黃連英上午都在家裡面,下午的時候才要去,可是黃連英也沒有手機,和蔣文提過一兩次,說是自己也辦一張卡,給自己弄個手機打電話方便一些,可是就黃連英在菜市場賣菜都有人大著膽子送花,要不是自己撞到,又去蹲了幾天,聯合這蔣外婆和蔣徵的舅舅黃連鵬,這黃連英的生意還不是蔣文說停就能停得下來的。
黃連英這趟過山車,蔣文是不敢坐了,對於黃連英要求配手機的要求也被蔣文給否決了。蔣文擔心黃連英配上了手機,往後的日子那還不更加無法無天。聽說這黃連英上午的時候一大早就和這陳媽媽一起出去,也就是黃連英的那個同學一起出去。
可是蔣文家的家庭條件和人家的家庭條件從日常的生活飲食就可以看出一二來,人家一天一頓豬腳燉藕,還帶上花生。蔣文家是隻有一頓飯,也就是晚上的那一頓,至於中午,兩孩子吃的辣椒水拌飯,那就不應該稱為一頓飯。晚上吃飯能見著肉,那也是最近經濟不錯的條件下。
人家都說大學生上學有些變本加厲的味道,順口溜都編排好了: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四年忘了爹和娘!”
這順口溜可不是白瞎的,至於事實,只能說請回憶,因為太多無法列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黃連英自從聯絡上自己的這個同學之後,算是開啟了作為女人的另外一個大門,而不是作為母親的那扇大門。什麼七七八八的東西都接觸到了,雖然也會記得中午的時候提前回來給孩子做飯,下午也記得去幫忙。人就是有這樣的踐性,見著好東西了,自然就要索求。
而黃連英不賣菜了之後,小賣鋪的天天來家裡面叫黃連英去接電話都跑斷了腿,結果忙活了半天才拿5毛錢的電話費。怎麼想都覺得不值當,如果實在魯鎮,都是鄉里鄉親的,倒是不至於為了幾毛錢傷什麼感情,家裡面的人出遠門打電話回家都是有要緊的事情,都說你家有事,萬人幫;別家有事,你也上!
可這蔣文打電話回來,都是些不大的事情,人家小賣鋪的跑一兩次也就算了,天天為了5毛錢跑腿不值當,何況這電話費自己還得掏2毛2分錢給移動公司或者電信公司的,滿打滿算自己跑腿為了2毛錢,似乎自己跑腿不值錢?
因此黃連英也就沒少挨小賣鋪的說,臉上肯定是掛不住的。但是蔣文也不管,電話找打,你也得幫我叫不是!至於黃連英的幸苦,就沒有計算到裡面去。黃連英也因此萌生了買手機的心思,加上天天上午的都和自己同學出去,手機什麼價,能幹嘛那是一門清。
黃連英的要求,加上蔣文的顧忌,手機也就買不成了,黃連英就退而求其次,讓裝一個座機,這樣子自己在家也方便,蔣文打電話來,自己在家也好接電話,省得挨別人的白眼,逼近2毛錢跑次腿的活計可不好做,遇上沒人在家這兩毛錢還得延期或者沒有,電話可是稀罕物,接電話也是要收費的,雖然便宜一毛錢的樣子。
這開門做生意的,你敢大著膽子說自己不要本錢?怕是電話給你掐了,你都不知道什麼是123!!!
因此蔣家,就有了自己的座機電話,蔣徵放學回家來,才發覺自己家裡多了一個座機,那個高興得,轉過來轉過去的看著電話,雖然他自己除開自己父親以外也不知道打給誰。
畢竟是自己家的東西,不開心怎麼對得起花錢的人?
蔣徵要了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就開始自己寫名片,也就是用自己草稿本加工的小紙片,做成十幾張電話卡,準備給自己熟悉的人都發一遍,不然不足以展示自己的開心。
對於兒子的這種做法,蔣文也就是問了一句,在沒有說什麼,看兒子在那高興,心裡面也就覺得也許裝一個也不錯,兒子在家有什麼事情也好給自己打電話。交流也方便了許多。
喜歡歷史的屋簷請大家收藏:()歷史的屋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