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徵的書包是個盡忠職守的好書包,陪伴了蔣徵2年半的時間。就在剛才,終於不堪時光和書本的壓迫,半路撒手人寰。
書包的底部破了一個洞,書包的揹帶的位置還牢固。當初買來的時候黃連英就趁著蔣徵睡著的時候把書包的揹帶縫合處拿去給樓下的楊奶奶去反覆用縫紉機踩了幾圈線上去。
因此才會這麼結實,本來這貴州的4月裡下春雨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地面上也會有些坑窪的積水。積水並不深,也足夠蔣徵的書進去洗個澡。蔣徵把書撿起來,本子就要不成了,好在旁邊的屋簷下面有塊比較乾爽的地方。
把書包放在那,又去把書撿起來。好幾個本子才寫了幾頁的,泡了水,也沒辦法用了,還好不是所有的本子都沒了。都撿起來,最下面的本子就不要了。裝在書包裡一隻手託著書包的底部,一隻手慢慢的把書包的背系背上。
結果重複了2次都失敗,書或者本子都多少會掉出來。
只好先背上,再裝書進去。
到家的時候把書都拿出來鋪著放在桌子上,本子也拿出來。好在語文書打溼的地方並不多。找了一個語文字,也不管這本子到底是生詞本還是造句的本子。總之是先把作業寫完才是要緊的事情。這會也沒有到動畫片的時間,作業寫多了手一樣會疼,只是蔣徵現在已經習慣那種疼痛了。
寫完語文作業的時候,才5點不到的樣子。家裡面今年買了一個鐘,就掛在客廳家神旁邊的位置上,蔣徵寫作業則是在陽臺的位置這裡。一張比蔣徵腰高一些的桌子放在哪裡,光線也還算充足。
數學書打溼了一半,蔣徵用衛生紙搽了一下,開啟的時候還比較容易撕壞,於是就只好放在灶臺旁邊的一個小洞裡面。那個洞是早就存在的,平日裡黃連英洗襪子等一些小的東西都會放在裡面烘乾。
洞口是正方形的,整體是一個長方體。深度不深,數學書卷起來還露出大概三分之一的位置出來。
看了一下書包,蔣徵覺得開口要買書包得到許可的機率不是很大。他記得黃連英平時用的針線就在臥室那個屋子的梳妝檯抽屜裡面。
蔣徵開始補自己書包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耐心太差,才穿了幾個針眼就沒有什麼興趣了。主要小手還比較稚嫩,針屁股懟在手上用力還是比較疼。書包的布料也比較硬,蔣徵就想不明白怎麼就穿了底。
看完了動畫,蔣徵也沒有要去做飯的意思,前面烤書的時候就發現沒有多少米了,煮好也不夠4個人吃一頓的。蔣徵就關了電視,把數學書拿出來,開始寫數學作業。晚上8點多的時候蔣文夫妻才算回來,帶回來了一些滷肉。
叫了一聲蔣徵,發現沒米了也就不問為什麼沒有煮飯了。又忙著出去買米,99年還沒有超市,買米的地方和買菜的地方是一個地方,只是賣米的有一個米鋪。8點多些,蔣文夫妻路過的時候,還沒有關門。
書包的事情,晚上蔣徵還是沒有說出口。第二天一早出門的時候,蔣徵就發現書包揹著很不對勁。放在地上提起來一看,書包底部耷拉了下來。蔣徵又只好把書包放了下來,背在前面,雙手託著書包。
到了學校門口,蔣徵才發現別人的書包都很好看,那些女孩子背的書包上都是些比較可愛的卡通人物,蔣徵在想自己要是背上那樣的書包會是什麼樣子。想是想了,但是這會別人都看著他。沒多少孩子把書包背在前面還用手託著來上課的。
中午蔣徵回家的時候,依舊如此。
奇怪的是黃連英沒有去工地上,蔣璐也在家裡面。蔣徵進屋,黃連英就看見了。
“么兒書包咋個了?”
“爛了,我自己縫的,現在又爛了。”
黃連英過來接過了書包,看看下面張著的大嘴巴,就放下了,招呼兒子吃飯。
中午的休息時間比較長,從上午的11點45到下午2點,2個多小時的時間。蔣徵家又住得比較近,因此這些時間也算是富裕。
吃完飯黃連英把書拿出來,才發現書和本子上都是水打溼的印記。說不上是心疼還是失落,自己和蔣文賺錢都是想著能過得好一些。結果是閨女病成了傻子,兒子讀書為了幾個本子錢還得呼來喝去的,現在一個書包背了2年多也想退役的樣子。
黃連英就想不通,為什麼?
蔣徵中午都有午睡的習慣,吃完飯就要睡一會,基本到1點多一些就自己醒過來了。黃連英自己拿著針線給兒子縫書包,這次縫得比較密集一些,一針進去再挨著針孔不遠的地方再來一針。
蔣家的窗戶幾乎都不會關上,周圍都是高樓,風和雨還進不來。嚴格一些,連像樣的午日陽光都不會進來,腳步被限制在了院子中,只能下午3點以後悄悄的進來看一眼又走了。
蔣徵睡醒的時候已經1點20了,快一個小時的時間黃連英也縫好了書包。對於黃連英來說,也是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嚴格來評判,縫合的地方應該加上一塊布料包裹起來,這樣縫的書包才會結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蔣徵以為書包縫好了,揹著書包去學校。那知道下午放學的時候,書掉落的事件又再次發生了。
蔣徵又回到自己摟著書包回來的狀態,這樣子走路就不會太快。路上王衝都走到前面了,回頭還看見蔣徵慢悠悠的走著。
“你在搞廊子哦,走快點。”
王衝一路小跑到前面鍋爐房的位置都轉悠了一圈,發現蔣徵還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