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忙著督促各種訓練,考察訓練進度,觀察士兵的情緒。
晚上,吃過晚飯,組織戰士們聚集在一起,先用一些小節目調動戰士們積極的情緒,活躍氣氛,讓每一個戰士都敢於在眾人面前展現自己。
一些新戰士,從小到大不論是在家人面前,還是在同齡人面前存在感極低,沒有多少人關心他們的感受,也沒有人問過他們的想法。
許多人受到大夥激情高漲這種氛圍的影響,心裡面反反覆覆多次糾結後,終於敢前進一步,在這麼多人面前站了出來。
只是,臨到關頭,看著這麼多人的目光盯著自己,腦子突然就一片空白,事先腦海中排練好的詞語,都變成了一片空白。
一下子結結巴巴,臉龐漲得通紅,手足無措,不知道說什麼了。
即使是這樣,做得不好,也不會遭到別人的嘲笑,反而是眾人鼓勵的掌聲。
許多戰士在人生第一次,感到了溫暖,坐下的時候熱淚盈眶。
導致了不但晚上座談會的形式越來越多樣,氛圍越來越好,效果更是沒的說,連第二天的訓練,新兵們也認真了很有,明顯與前些天不同。
剛來的時候,只是班長帶著自己,班長說什麼,自己就跟著做。
現在那些新兵,遇到不知道的會主動找到幹部詢問,自覺性主動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讓這些新兵從內心感受到了,大家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好。
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每個人看著都透露出一股精神勁兒。剛來時閃躲的眼神,唯諾的神情都消失不見,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李雲龍和趙剛看到後,私下裡兩人咂舌感嘆,沒想到楊牧政工能力也不賴,很有一手。
佇列訓練,端槍瞄準訓練,槍械保養,實彈打靶,投彈訓練等團體訓練。
還鼓勵各班主動發現班內人才,往炮手、機槍手、神槍手的方向上,進一步發掘個性發展。
楊牧除了在新兵身上花大把的時間訓練,還要抽出來時間,對十五個骨幹班長進行三三戰術訓練,讓他們深刻的理解了其中的精髓之後,然後再拿著訓練手冊對自己班的戰士進行戰術訓練。
透過這樣的戰術訓練,一定要改變戰場上不管敵我優劣,衝鋒號一響,一窩蜂的衝鋒場面。
做到有梯度有層次有主次的進攻形式,少量的兵力,就能夠給敵人造成遍地是火力的心理錯覺,放大敵人的恐懼。
光是戰術倒三角陣型,為了讓戰士們做到在進攻時兼顧首尾保持陣型不亂,就花費了一週的功夫。
短時間內,讓所有的戰士都學會陣型轉換,看來是不可能了,這就要看個人天賦和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強的人,清楚自己在陣型中的位置,理解這麼做的含義,明白自己的動作會對整個班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還有一些就是班長個人能力的問題,自己明白不算真明白,得透過簡單的講解,把事情捋清楚,讓自己的戰士明白,這才是真的明白。
掐指算來,跟李雲龍和趙剛那次喝酒之後,馬上就快兩週了。
楊牧打算,明天就開始進行班組對抗賽,十五個班組透過抓鬮的方式,每兩個班作為攻守的雙方,在村子周圍的地形,進行實地模擬對抗。
戰士們已經過實彈打靶訓練考核,每個人的射擊成績將會作為實地模擬對抗的重要引數,作為軍事裁判的重要參考資料。
楊牧不但邀請了李雲龍和政委,還請各連營的幹部作為觀察團,順便讓他們派出他們手下的班長和副班長,作為隨軍裁判,進入陣地跟隨演練對抗士兵,實地評判。
所有受到邀請的人,事先都知道楊牧這次對抗演練是受到團部重視的,據說會有新的戰法出現,一個個欣然前往。
大家都想近距離深入瞭解一下,所謂的全新戰術戰法,到底是譁眾取寵老生常談,還是真真切切的一直以來被人無視的,具有啟發發性的東西。
十五個班組,兩個班組分別攻守,得出七強。一個班輪空,直接晉級下一輪,湊成八強。
八強對戰,決出四強。
第一組對決,是由汪波班長帶人防守,高勇班長帶人進攻。
汪波的防守地點是一個人字形隘口,必須得守住兩條岔路,防止高勇帶人突入。
若是高勇的人突入任意一條路,衝破阻礙,就判定汪波班輸,高勇班勝。
反之,汪波勝,高勇輸。
兩個班級武器火力配置相同,輕機槍由班長掌握,帶三個戰士,副班長掌握一門擲彈筒,帶兩名戰士。二組長跟戰士一樣帶著長槍,領著兩名戰士。
地形上,無論誰防守都有優勢。同樣,不管誰進攻,面對的都是難啃的骨頭。
汪波帶領三名戰士架設一挺輕機槍,帶著三杆長槍,以快慢火力,長短優勢,層次分明的把守人字頭。
人字的兩腰路上,在互相的射程內,能夠相互支援的距離上,擲彈筒和長槍左右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