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顛著步就去給盛夏調小料去了。
房冬望著他的背影,卻湧上了一絲傷感,可憐的胖子,這不是瞎激動嗎?
“怎麼又走思了?”吳放放的腳在地上碰了房冬一下。
“噢。”房冬回過頭來笑了笑。
“說吧,該小料和鍋底了,怎麼個演算法?”
這可真不是坐在這兒能算得清的,損耗決定成本。
“損耗再另立一項,你先算一個人能吃多少吧?”
房冬想了想,連鍋底加小料,還有電費,大概算個五塊錢吧。
這樣,成本粗算結果就出來了,二人套加兩份鍋底小料32元。
三人套加三份鍋底小料47元。
火鍋面沒有小料,房冬打算把鍋底湯加得濃一些,連湯帶面一起吃,成本9到10元。
按定價中不算規矩的規矩,定九不定一,賣十八或十九元,不能賣二十或二十一。
可這樣是沒有利潤的,就算定19元,老鄧就抽走將近2元,只剩7元的毛利了。
“一份掙7塊還不行?”秀秀問。
“不行啊姐,除去租金人工,還有損耗,這個利潤肯定是不行的。”
不同檔次的飯店定價和取利的原則也不同,記得以前打工時一位老闆和房冬交過底,房租和人工水電等費用很難精確地攤到每一份飯中,就按食材和主要調料算,四塊成本你就得賣十塊。
就這樣定價,能不能掙錢還不一定,買賣一般的話,最多也就是略有盈餘,老闆和職工一樣,也掙個打工的工資,如果是那種半死不活的買賣,註定賠錢。
如果業務很火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但在定價之時,誰也不敢說自己的買賣能火,所以四塊成本六塊毛利是常用的做法。
現在感覺到小吃城裡扒這一層皮實在是太討厭了,註定讓你拿不到相對滿意的利潤率。
如果有機會,一定跳出小吃城去。
“怎麼又走思了?”吳放放一拍桌子:“倆個美女陪著你,還往哪兒想呢?”
房冬撓撓頭,確實是猶豫了,他原本的設想是把火鍋面定在20元以下的,這麼設定主要是考慮到周邊服務員的消費能力,偶爾吃一頓當然沒問題,但能來小吃城裡用餐的打工者在她們這一族群裡收入也不算高的,價格太高的話,想把她們培養成常客就難了。
房冬聽說過,好一點的公司是管飯的,服務員收入也高些,不管飯這些服務員多來自經營小品牌和雜牌的公司或商位。
“你操的心可真多,小男人嘴臉和思想!”
“咱們好好說話行不行?”房冬這兒正愁著要不要把成本往下降一點,羊肉片減成一兩。
也許這時才對無商不奸的含意有了深刻的體會,但更多的是理解,不這樣斤斤計較何來掙錢這一說呢?
“一兩羊肉也就一筷子,吃著爽嗎?”吳放放問。
“咱們的肉是好肉,沒多少碎肉,差不多算一大筷子了,還行吧?”
“我覺得也行了,本來就是吃一鍋麵嘛。”不愛發表意見的秀秀也說話了。
“止著你們倆,一輩子也幹不成個大事,這事聽我的,把羊肉減半兩!”吳放放要拍板了。
半兩一塊錢,這樣把成本壓到了8到9元,賣18或19元,勉強說得過去吧,這就得靠銷量了,不過房冬知道,就算銷量大在餐飲業裡仍然算薄利,因為咱有老鄧啊。
剛想到這兒,吳放放就又說話了:“別琢磨了,你那個思想行不通,一份賣26塊!”
“這麼貴,行嗎?”秀秀替房冬問了。
“什麼叫行嗎?把嗎去掉,說行!”吳放放還舉了個例子,吃碗拉麵加二兩牛肉還要花三十多塊呢,還不是照樣有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