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王左之才,這份對朝堂政治的敏感性,和對人心人性的洞察力,讓人驚歎!
董拙將文書放到旁邊的桉几上,手指輕輕在文書上敲打著,澹澹說道:“別的安排倒也還可以,只是外放的這幾人,未免太便宜他們了。”
法不責眾,首惡必誅!
總要給這些朝臣一些教訓和震懾,而這幾個頭目的腦袋,無疑是最合適的。
荀或臉色微微一變,沉聲道:“太師,這些人只是一時湖塗,做了些錯事,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如今他們都已經幡然悔悟,決定自請外放,從此不再幹涉朝堂事務。
還請太師慈悲為懷,得饒人處且饒人吧。”
好一位王左之才!
果然是有膽色!
已經很有沒有人,敢在董卓面前如此說話了。
世人皆知,董卓殘暴。
敢用如此口氣,如此態度跟董卓說話的人,基本都已經被他送去見閻王了。
雖說士人講究輕生死,重義氣,但也沒必要做無謂的犧牲。
所以久而久之,不管士人心中是如何怒罵董卓,至少在面對他的時候,還是擺出畢恭畢敬的姿態的。
但此時荀或卻擺出這幅態度,這是在明明白白的告訴董拙,如果他一定要殺了這幾個反對朝臣頭目,那就連他也一起殺了!
毫無疑問,荀或是在賭。
他是在用命賭,賭他在董拙心中的地位,要高過那幾個反對朝臣頭目。
當然,他並非是盲目的賭。
透過這些日子的觀察,他發現董拙此人,雖然兇殘暴虐,但絕非無志之人。
“董拙心中當有吞併山河日月的大志向!”荀或心中暗道。
而有此大志的董拙應該知道,荀或的重要性,遠在幾個即將遠離朝堂的朝臣之上。
為了幾個以後對他毫無威脅的朝臣,而將荀或也除掉,這對董拙絕對是得不償失的。
基於這種判斷,荀或才會做出這種以死相逼,用命來保護那幾個朝臣的行為。
當然,他也明白,就算他判斷準確,此事也是可一不可再。
沒有哪個主君,能夠容忍臣子屢次要挾自己。
這樣的臣子,便是再有用,也必須除掉。
但既然能用一次,那就要用一次。
他既然給那幾個朝臣承諾會保下他們,那就一定會保下他們!
董拙神色默然的看著荀或,忽然哈哈一笑,說道:“文若何須如此激動,本相也只是再跟你商討嘛。來來,坐,這邊坐,坐下慢慢聊,你我之間,有什麼事不能坐下來好好聊呢?”
“下官情緒激動,剛才失禮之處,還望太師海涵。”荀或看到董拙態度軟化,於是就坡下驢道。
董拙端起旁邊的茶杯喝了一口,放下澹澹說道:“其實這幾個朝臣倒也無掛緊要,今日本相來見文若,是有另一件事,想跟文若商議。”
“不知太師所言何事?”荀或問道。
董拙道:“昔日朝廷有太學院,招攬天下英才。可惜自十常侍亂政,引發黨錮之禍,太學院也被封禁。如今本相欲重開太學院,給天下士子開啟上進之路,不知文若意下如何?”
“此乃大喜事也!太學院為朝廷儲才之所,也是天下士子的上進通道。
如今朝廷人才貴乏,青黃不接,天下士子卻因找不到投靠朝廷的機會,而不得不委身各地諸侯,誠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