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多日苦悶的主要原因。
此時董卓忽然出現,表現出極為重視的態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僅承諾給予侍中高位,還許諾可以投漢不投董。
這既給了面子,又給了裡子,讓他有機會為漢室效力,施展胸中抱負,他自然動心。
其次,他此時身陷令圄,雖然家族奮力營救,已經出現曙光。
但這是建立在董卓不重視他的情況下。
而以如今董卓的態度而言,荀家的任何努力都沒用!
如果他不肯歸順,那這輩子就準備牢底坐穿吧。
第三,董拙所言,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當今東漢國,雖然諸侯遍地,但卻以董卓為首。
不管多少人怒斥董卓為國賊,但他們必須承認的是,當今漢室,正是依靠董卓的威名,才能繼續得到天下諸侯的承認。
董卓手中既有朝廷大義,又有精兵勐將,只要輔以正確的謀劃,未來他是最有希望讓東漢重歸統一的。
“如果東漢皇室真的到了註定滅亡的時候,那還給東漢百姓一個和平、統一、安穩的生活,或許是我唯一能做的。”荀或心中暗道。
董卓見荀或臉上漸漸露出動心神色,頓時心中大笑:“果然不出本想所料,他能去投靠曹操,就也能投靠本相!”
前世荀或從天牢出去後,便投靠了曹操。
但這並不表示他想奉曹操為主。
如果他真心奉曹操為主,就不會在曹操稱魏公的時候,服毒自盡了。
他只是看好曹操的能力,希望利用曹操,來結束亂世,再興漢室。
但當曹操稱魏公的時候,他終於意識到,曹操已經不甘心再做漢臣。
即便曹操不反,曹操的子孫也一定會反,所以才在絕望中自盡。
荀或此人,既有堅定的信仰,又能靈活變通,還能力出色,可謂是當之無愧的王左之才。
只可惜他生不逢時。
東漢朝廷已經徹底腐朽了,神仙難救。
所以忠心漢室的荀或,註定要悲慘結局。
對此董拙並不惋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念,信念不分對錯,每個為自己信念而死的人,都是偉大的,圓滿的,值得尊敬的。
《金剛不壞大寨主》
他只是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執掌朝廷大義的好處。
難怪前世曹操後方發生了那麼多次叛亂,依然沒有廢掉獻帝。
雖然東漢朝廷此時已經沒什麼實力了,但兩百年漢室威儀,依然深入人心。
天下還有很多忠誠朝廷的能人義士。
留著漢室一天,就能以漢室的藉口,將這些人收為己用。
這好處真的是太大了!
喜歡我有一個三國分身請大家收藏:()我有一個三國分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