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對付曹家六將時,對手是許褚、典韋兩個超一流夾擊時候還遊刃有餘,但夏侯惇(一流)、夏侯淵(一流)、李典(強二流)、樂進(弱一流)齊到,這六將合力就速敗呂布了,呂布只能借赤兔之力逃之夭夭,這應該說是相當明智的。
孫策十二騎的威力雖然比曹家六將差很多,但小將實力也可見一斑!
二、網友們的疑慮:
1、曲阿小將武藝超群絕倫,為什麼沒有展露頭腳?
有可能是劉繇不識貨,看太史慈在劉繇帳下的待遇就可見一斑。最大的可能性還是曲阿小將看破紅塵,淡薄名利,深藏不露,正所謂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
2、曲阿小將是個什麼樣的人?
曲阿小將有勇有謀,有膽有識。
武藝高強自不必說,智謀亦不遜色。
當孫太二人離去時,程普等十二將必要跟隨,在不知曲阿小將武藝之前,必然不會把他放在眼裡,追趕主公要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曲阿小將的坐騎未必是寶馬良駒,就算是,在一片開闊地上也很難將十二騎盡數攔住,顧此失彼,壞了太史慈的好事,只能是搶先據險,並且亮出一手絕技,鎮住東吳十二將,使得十二將只能圍住自己大戰而不敢離去,不然個個有性命之憂。
太史慈聽說孫策探看營寨,便披甲上馬,招呼眾將同往卻無人應聲,只有曲阿小將挺身而出。
要知道孫策雖是初出茅廬,但手下的程普、黃蓋、韓當等將可是成名己久,這份膽氣更勝文鴦單騎退魏兵(文鴦當時面臨絕境,必然激發更大斗志,超水平發揮。
而曲阿小將則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份敢於隻身涉險的勇氣,實在可貴)。
曲阿小將不但膽氣豪壯,而且對自己的實力很有自信。
曲阿小將的地位僅是一員末將,恐怕沒有機會跟高手過招,有可能不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但經過分析,發現曲阿小將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論據如下:
(1)隻身陪同太史慈勇鬥東吳眾將,如無自信肯定會再招乎幾個同伴前來助拳。
(2)太史慈、孫策二人離去時,曲阿小將面臨獨當大敵的危險境地,卻沒有嚇得兩股戰戰,落荒而逃,而是穩住陣腳,巋然不動。
(3)如果曲阿小將對自己的實力沒有自信,那麼面對江東十二上將,最佳的選擇是出其不意痛下殺手,揀弱的先幹掉幾個再說,以其武力的絕對優勢,做到這一點易如反掌,而事實上東吳眾將個個全身而退毫髮無損。
3、曲阿小將去向如何?
筆者認為神亭嶺一戰後曲阿小將應該是退隱江湖或另投它處繼續做小將了,而不大可能回到劉繇賬下。
原因是,一方面經過神亭嶺一戰劉繇己知賬下眾將僅太史慈是孫策的對手,大敵當前無暇顧及太史慈的違抗軍令私自出戰之罪,而曲阿小將則不然,實力深藏不露,為整肅軍紀,劉繇極可能要重罰曲阿小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還是逃掉的好。
另一方面孫策評價太史慈是“真丈夫也”,最重信義,得曲阿小將相助,必然感激不盡,就算劉繇不識貨,也應該向後來的孫策推薦曲阿小將,違背了曲阿小將置身世外的處事原則。
4、曲阿小將與太史慈交情如何?
應該不差,而且很可能太史慈知道曲阿小將的本領。
如若不然,雖然曲阿小將有可能是受太史慈敢於孤身涉險的勇氣感動而出手,但太史慈可不知道身邊還有這樣一位有力隊友,儘管孫策有可能逞血氣之勇緊追不捨而中誘敵之計,而太史慈卻不敢肯定曲阿小將有本事阻擊江東眾將,倘被程普等人很快追上,則誘敵之計成為泡影。
最大的可能性是,太史慈與曲阿小將交情莫逆,對他的武藝和處事原則十分敬仰,自覺為其保守秘密;而曲阿小將也欽佩太史慈是個英雄,有心相助。
太史慈不得劉繇重用,得知孫策前來,早生去意,但又不願主動屈就,當這個好機會從天而降時,太史慈與曲阿小將一路商定,分工明確,太史慈用盡渾身解數,搏得孫策的欽敬,而曲阿小將則擋住江東眾將。
為了使太史慈順利投靠孫策,曲阿小將周旋十二將估計時間差不多了,孫策己經有了英雄惜英雄之意,這才放他們過去。
如此一位被網友們從歷史書的隻言片語中,生生扒出來的歷史人物,其在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實在是不好說。
不過陳放覺得,既然九州這個世界存在戲忠,存在如此眾多的傳奇人物,那存在曲阿小將也就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了。
反正也只是繞行曲阿而已,耽擱不了太長時間。
若是找不到曲阿小將也沒什麼,就當是來看看這裡的風土人情,為以後攻打這裡做準備。
但若是真能找到曲阿小將,那不就是賺大了嗎!
這可是比呂布更高一個檔次的絕世猛將啊,還比呂布有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