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是,我說過。”季有魚臉上泛紅,摸摸耳朵。這人絕對是故意的,絕對!
為了避免某人再說奇奇怪怪的話作弄人,季有魚招呼已經開始拔草的長生:“長生,走了。”
“好嘞,東家。”
顧長寧臉上是沒有化去的笑意,不緊不慢邁著步子,跟著主僕二人走出院子。
日子過得很快。
回去之後,季有魚找了相熟的幾家商量。
聽說他要在城裡開酒樓,眾人皆是驚嘆不已。有誇贊他有本事的,能在城裡開酒樓那是賺了不少銀子呢。也有擔憂他會不會行事過於大膽莽撞,在城裡開酒樓沒點背景怕是難以立足。
好的,壞的,季有魚一律全收。總歸都是對他的掛懷。
最後的結果是——村裡的田地,照舊還是鄭寡婦母子和張承繼一家幫著照看,今年也不種別的,重點就是種辣角、生薑和孜然。
鹹鴨蛋和松花蛋的生意由孫梨花和田嬸子負責。工序什麼的她們也熟悉,都做了好多回了。鴨蛋依舊還是讓張月辰舅舅提供,數量根據需求變動。
至於張月辰、張月升、張大牛和張林則是先進城給季有魚搭把手。新店開張,什麼都是新的開始,先忙活過眼前的這陣再說去留。
季有魚原本是想過了元宵再進城,畢竟是團圓的日子,在家過新年的第一個節日也挺重要。進了城,以後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有空閑回來。
顧長寧倒不這麼想。元宵過後要不了多久他就又要回學院念書了,趁著眼下空,他想多做點事情,哪怕是幫家裡洗洗刷刷也好。他多做點,他家年年就能少做一些。
成吧,反正他們家現在也就三口人,只要人在,到哪裡都是團圓。季有魚大手一揮,三人收拾收拾,拉著一車東西就先行進了城。
小院子簡單收拾一下,用水沖沖洗洗,打掃打掃就能入住。前院花園裡也整理幹淨,哪怕光禿禿,看著也清清爽爽。
他們搬來的第一天,就有好事的在門口張望。遠親不如近鄰,若是在早前,季有魚對這話嗤之以鼻。但是想想孫梨花一家,還有那些可可愛愛的人們,就深信不疑了。
他做了些點心,帶著家裡的兩人去拜訪周邊鄰居。
第一家就是住在右邊的。
敲了好一會兒門,才聽到裡頭傳來腳步聲。開門是個看起來四十來歲的中年哥兒,他面容嚴肅透著三分威嚴之氣,衣著樸素整潔,捧著一個暖手爐。
“阿叔,我們是隔壁剛搬來的,過來打聲招呼。這是自己做的點心,您嘗嘗。”
許是季有魚長的討喜,態度也誠懇和善,中年哥兒接過點心幹巴巴地道了句多謝。
“那我們就不打擾啦。”
話音剛落,門就給關上了。
季有魚尷尬地摸摸鼻子,可真有氣性!
第二家是左邊的住戶。開門的是個小孩兒,和麥冬差不多的年紀,盯著季有魚帶來的點心直咽口水。
“阿孃,快來,有客人。”
“來啦,來啦。”很快從屋頭出來個婦人,看到門外站的三人一愣之後招呼道,“是隔壁家的吧。這兩天聽著那頭空屋子有響動哩。”
季有魚點頭道是:“是的,嫂子。我們剛搬來,這不做了點點心,和周邊鄰居走動走動。”
自家崽子眼巴巴看著,婦人也不好拒絕,伸手接過點心。躊躇了一會兒,開口道:“隔壁陳阿叔別看兇巴巴的,其實人不錯,還是個有學問的呢。前頭後頭兩家還沒去的吧,那個,多注意些,莫要吃虧。”
季有魚拱拱手:“多謝嫂子。”看樣子是不怎麼好相與的。
說來也巧,前後兩家鄰居正在一個院裡說話,倒也省了季有魚跑腿的功夫。那開門的婦人見到長生的臉就是尖叫,面露厭惡,惹得季有魚心頭不快,草草說了兩句就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