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或許她會在這個地方生活很久呢。
陶行樂很喜歡這個平陽這個地方,鬧中有靜,鬧而不亂。
不過想到周由的話,陶行樂還是忍不住點點頭,周由有一點得很對。就目前來,雁歸堂的資金流轉速度,確實慢了。
就拿陶行樂近日聽到的第二件喜事來吧,車寧寫信告訴陶行樂,藍安倉的甘草剛剛做了一個大單,以至於這個月的業績比上個月幾乎翻了三倍,業績喜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聽到這個訊息,陶行樂自然很高興,但是作為整個雁歸堂的東家,陶行樂必須承認的是,隨著各地大分櫃的鋪開,分櫃壁壘已經在慢慢開始出現。
藍安倉的利潤只在藍安進行再生產,幾乎不往鳳凰倉流動。
當然,作為東家,只要陶行樂一封信過去,想要調動資金一點不難。
但現在容易,以後也容易嗎?
忠心和義氣能持續多久?
五年後,十年後,二十年後,各地分櫃會不會各自為營?整個雁歸堂變成一盤散沙?
比起人來,陶行樂更相信制。
陶行樂牽著馬兒輕輕一笑,雖有隱憂,但好在樂在眼前。
徐大哥帶著廣安的兄弟已經到青洲有些日子了。
本來他們到鳳凰城就好,但是胡三叔來信,信上問雁歸堂有沒有到青洲建倉的想法,要是有他們可以合作。青洲是陶行樂到這異世的第一站,那裡對於陶行樂來畢竟不同,再有胡家香坊的加入自然更好,於是徐鏢頭便親自帶著人去建青洲倉去了。
徐鏢頭是帶著餘柳一起去的,餘柳心細徐鏢頭直爽,周原這麼配,興許不錯。
再廣安那隊商隊運往鳳凰倉的貨物,周原很快安排了出倉。不過由於鳳凰城周圍的幾乎都是牧民,但是畜牧和務農一樣,一樣靠吃飯,甚至季節性更強。於是鳳梧村的塗家父子去和周原商議,問雁歸堂能不能先把貨物賒欠給牧民,等到秋冬牛羊膘肥體壯之時,再把欠款折成牲畜皮毛還給雁歸堂。
許是周原擔心陶行樂責備,於是特意在給陶行樂的信中提到了這一點,還問這麼做是否妥當。
信中特意讓陶行樂放心,所有的賒欠都打好了條子,又找了牧民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輩給做了公證,以降低收不回來款子的風險。
陶行樂看到信的時候就笑了,心想你做都做了,這麼問會不會遲零。
周原的做法是冒險了些,不過陶行樂沒有不高興,反而很高興,因為她很清楚自己不需要一步一個指令的木頭機器人。
想到牧民們多數性情豪爽,陶行樂當就給鳳凰倉寄了回信,信中請塗家父子幫忙收集一些牧民們穿衣的尺寸,她這邊會讓人統計分析資料,然後讓繡莊直接按照尺寸做好大碼的成衣,方便牧民直接選購。
質量很重要,方便也很重要,陶行樂還交代以後鳳凰倉貨物出倉的之前,也可以按照分量先分好再交給進草原的商隊。
……
比起藍安甘草大賣,比起帶人建青洲倉,比起鳳凰倉平穩發展,讓陶行樂更高心是葛崇終於把信鴿訓練出來了。
葛崇的信鴿群,加上她早就擬好的雁歸密語,她千盼萬盼的資訊系統終於組建好了。
以往,他們雁歸堂幾個倉之間要是想通訊的話,要麼自己派人送信,要麼交給交好的商隊、鏢局,別的不,光是時耗就夠嗆。
就比如藍安的車寧要給鳳凰城的周原寫一封信,自己人送就要半個月,要是拖其他商隊那就更久了,畢竟很多商隊又不是直接去鳳凰城。
光是等信,有時候就讓陶行樂忍不住暴躁,很多時候覺得自己是聾子瞎子。
市場瞬息萬變,這麼一耽擱,商機也就耽擱了。
不過有了信鴿系統就不一樣了,從藍安到鳳凰城,葛崇訓練的信鴿只要飛五,而鳳凰城到京城,一半就好。
雖然還是慢,不過已經叫人舒服很多了。
甚至讓陶行樂覺得,自己終於活過來了。
當然,資訊速度重要,資訊保安更重要,所以雁歸密語就派上了用場。信鴿就算途中被人截獲,讀不懂雁歸密語的人只會看到一些噓寒問暖的聊,或者一些根本看不懂的符號而已。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喜歡大東家請大家收藏:()大東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